自我否定除了會帶來心理的壓抑還會帶來身體的虛妄。
“你過于要求自己快而好了,有些提高是需要時間慢慢積累的,不是你突然接觸到好文章就可以學好的。”我遇到的業(yè)內(nèi)高手如是說。
提高,提高,對新文體的提高。
如何進得去?無法進得去又何談走出來?
聽文學理論聽得多了,看報紙看的多了,劃重點線劃得多了,我仿佛突然要不認識字了。哪位神仙姐姐救救我。
高手們都說,無非就是提煉重點,你對新文體的適應過程要從提煉關(guān)鍵點的鍛煉開始,提煉關(guān)鍵點,這個是很有益的概念,我一看文章就想著“關(guān)鍵點”三個字,好處是的確可以讓我的思路清晰而且總是保持高強度的提煉狀態(tài),讓我積極主動地對文章或者作品有自己的把握度。
壞處呢,這樣的狀態(tài)讓我在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一個領(lǐng)域的文章時,突然出現(xiàn)了仿佛不認識文字的可怕窘態(tài)。我盯著每個字,看到自認的重點就開始劃線,但是劃完之后的我,出現(xiàn)了呆滯狀態(tài),我不知道文章所云何物,不知道自己的重點是什么意思,我甚至覺得我對文字都沒有基本的認知。
我被這種欲速則不達的求知欲折磨了,折磨了我的自信和方法論。我突然眼前一片迷茫,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提高的方法。我問一位業(yè)內(nèi)高手,你的言簡意賅,用詞有新意還準確的感覺像古文,他答曰,他的底子要感恩于小時候背《古文觀止》,后來他一度喜歡并投入到古文的學習中,終有建樹。他溫儒爾雅,超凡紳士,瀟灑不羈,與他極愛民國風有過密關(guān)系。古書讓他變幻為顏如玉。
于是,我深深的自責自己與他的區(qū)別是對待《古文觀止》的態(tài)度,談到《古文觀止》我也很驕傲,因為高中時期,學古文學的認真,逐字逐句喜歡搞懂弄通,漸漸積累后,我讀《古文觀止》一書,居然不用再看注解,一直以來,引以為傲,雖然后來古文閱讀能力又退還回孩童時代,但是仍然想起就忍俊不禁,笑意連連,令自己心馳神往。
而今,我胡亂閱讀,貌似什么都愛,但是什么都不行的局面,我與他的差距,原來是《古文觀止》閱讀與背誦的差別造成的。
嗚呼哀哉,想當年,媽媽說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記多背,現(xiàn)在居然就遲了。
對新的文體的寫作方法的追索,讓我甚至到了否定自己的文學修為的地步,今日就是在這樣的身心哀婉中度過。誰說想辦法就可以提高?提高前原來還有一個酸軟的痛苦時段。
我心腦空白,我拋棄寫網(wǎng)文,寫推送的神志,靜心地虔誠地魔怔地走入新的思維論壇,走進去,然后走出來,我方能游刃有余,成為個中高手。我始終不舍我的期待,因為痛苦往往是要結(jié)束的征兆,自己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