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01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也是一個裙帶關系嚴重的家族企業,各部門重要職位都由老板沾親帶故的人把守著,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公司里能有多大的發展前景。奇怪的是,我在這里一呆就是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我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這家公司,從小姑娘變成兩個孩子的媽。今天,我不是要說我的成長史,想說說職場中的宮斗。
2012年之前,公司營銷中心由四個合伙人中唯一一個學過營銷管理、拿過MBA的Y總負責,Y總是個整天笑呵呵、容易親近的人,在他的領導下,08年到11年期間公司整體業績翻了幾倍,那時候的營銷中心一團和氣,幾個小組相互競爭,誰當月業績第一就請其他部門組員吃喝玩樂各種活動,在這種良性的競爭和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銷售人員的積極性特別高,都想爭取那個請客者,那時候我所在的部門基本上都是請客者,這是我和我的上司引以為傲的往事!每每收到其他部門同事投來羨慕的眼神,我們營銷中心的人都特別自豪。然而,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工作氛圍于12年戛然而止,從此之后不再有吃喝玩樂、歌舞升平!
眾所周知,合伙人開辦的企業總歸會上演一些內斗劇的,從12年開始,營銷中心由老板親自接管,老板是一個搞技術出身的人,一個剛開始上臺給員工開會講話都結巴哆嗦的人,這幾年的磨煉對他個人而言確實改變了不少。只是技術男多是比較死板的,再加上老板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節約的人(說的好聽點叫節約,難聽叫資本家),平時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很少看見他笑。人人見著他都退避三舍,謹言慎行。在他的領導下,營銷中心不再有往日的歡聲笑語和各種激勵活動,人心也開始散亂,整個氛圍都死氣沉沉沒有活力!
? ? ? ? ? ? ? ? ? ? ? ? ? ? ? ? ? ? ? 02
這幾年從組織架構來看,公司在不斷的擴張壯大,營銷中心分成了五大事業部,還收購了幾家小公司,然而這些都是形而上的變化,因為要迎合外面的融資、找風投公司、得到政府的支持等等,真正的銷售業績其實一直上不去,老板也很著急。不知道他是否意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還是輕信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從去年8月開始,接二連三從外面高薪聘請了一位CEO和市場執行總監、還給我們事業部招了一位營銷副總監。一般來說,只有當企業需要轉型或者重大變革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行動,這段時間營銷中心個個人心惶惶。可是,偏偏有的人寧愿相信虛無縹緲的東西,也不肯讓真正想干實事的人去大展拳腳。因為人們總是容易被假象蒙蔽雙眼,面對吹噓者和實干者,有幾個人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去辨別真偽呢?一味地把空降兵當成救命稻草,殊不知將要面臨怎樣的后果!
新官上任三把火,剛開始,新來的CEO找我們各事業部要各類數據,那些日子,我天天忙著整理、分析、匯總他要的各類數據,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重復的。在了解完各事業部的情況后CEO其實是想做一點事情的,他也意識到為什么銷售人員積極性不高、業績上不去的本質原因。公司一直沿用著N年前的激勵制度,不做人性化的調整,很難激發起大家的工作熱情。我們各事業部都寄希望于他能找老板去談切實存在的問題,希望他能給大家帶來新的思路和政策。起初,他確實去找老板談了整改,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方案被否決了。很快,新來的CEO與老板的思路達成一致,決口不提調整考核制度這茬子事。初來匝道,戰隊很重要,只要老板高興就好,其他都不重要!可是,對于我們各事業部而言,這與之前有何區別?不過是多了一個領導,多了一道屏障,多了N倍的管理成本。
沒過多久市場部又來了一位年過半百的執行總監Z,他上任時我們事業部正好在搞內訓,全國各地的銷售人員都回上海參加培訓,他借機旁聽了幾天,算是對我們部門的情況做了一個了解。培訓結束后,我做了一篇報道,領導們對我們部門的評價都非常高,一支專業、積極向上、凝聚力強的團隊。五大事業部之間明爭暗斗,拼業績、拼實力,都希望公司能給予更多的支持與經費。起初,我們寄希望于通過這次內訓,能讓新來的領導看到我們的努力,好讓他們更多的關注到我們部門的發展,然而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往往會事與愿違,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 ? ? ? ? ? ? ? ? ? ? ? ? ? ? ? ? ? 03
CEO依然隔月催著我們要數據,可是每次都沒有下文,我一直很納悶,難道他天天閉關在家看那些數據,也不做任何指導,銷售業績就能上去了?NO,他并沒有閑著,不搞點事情怎么讓人知道他的厲害呢?他與市場總監Z迅速抱團,畢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需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他們聯手開始搞人。第一個落馬的是KF事業部營銷總監G博士,很快被迫離職。從此,營銷中心硝煙四起、兵荒馬亂。以前分庭抗爭的五大事業部營銷總監現在也開始抱團一致對外,時常聽見他們在一起商量對策,唉聲嘆氣卻又百般無奈!空降的CEO這一年的表現并沒給銷售帶來正面的影響和有效的管理,反而一再打壓老員工的積極性,現在已然形成全面抵觸、消極的態度、負面情緒十分嚴重。空降兵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性,他忽略了十多年來公司形成的企業文化,他一上任就想扭轉乾坤,談何容易?除非把這些老員工全部干掉!
再多的管理理論歸根結底還是對人的管理,如果企業沒有人性化的激勵機制,忽視員工的訴求,大家對工作失去熱情,丟掉人心,當混世魔王或者身在曹營心在漢,企業的前途岌岌可危。根源性問題不解決,神仙都救不了,更何況他只是一個外來的和尚,我表示看熱鬧。曾經想要一生為之付出的地方,時至今日,嗚呼哀哉,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 ? ? ? ? ? ? ? ? ? ? ? ? ? ? ? ? ? ? ? 04
我08年到上海就進了這家公司,期間看到無數人來來去去,有的成為這種斗爭的犧牲品而離去,有的不習慣這種辦公環境而離去。我是一個后知后覺的人,不太喜歡和同事們扎堆八卦新聞,通常情況下,午飯后我會選擇小憩一會兒,或者手機聽會音樂,看看文章。除了工作不會到其他部門串門閑談,遠離這些紛爭是自保的必要條件,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工作能力是領導認可的。
我的上司是個很謙虛、很隨和的人,他會為下屬著想,能為下屬爭取到的利益他都會盡力去維護。有時候我都會反省自己的脾氣比他還大,可是他重來不和我計較,我很慶幸自己能有這樣的好領導,所以才會心甘情愿的為他排憂解難,和他一起并肩作戰,為我們事業部的發展而努力。這么多年和他的默契配合,他也習慣了我這個“賢內助”,什么事情都愿意交給我去辦理,他說“我辦事,他放心”,我想這是領導對下屬最高的評價吧!
前面說到老板給我們部門新招一個營銷副總監,也就是給我的上司招了一個副手,我頭上多了一個領導,頭痛的是這位副總監是CEO的人,CEO力撐這位副總監,大有扶正、取而代之的勢頭。我深知職場上的政治斗爭從未停息過,所以平時都盡量避免這些敏感的人事關系??墒沁@次我無形之中被卷入了這場斗爭中,還沒辦法逃避。我曾發過一條朋友圈,暗諷這種職場中的明爭暗斗“在這新舊交替的季節,人們眼里看到的只有那吐露芬芳的新綠,又有誰憐憫那隨風飄零的落葉呢?可有想過它也曾芳香、迷人過?吐故納新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可是故人的辛酸與功勞不可磨滅,無賴世事薄情,早把舊人忘!”,很多老同事在下面點贊,也有同事好心的提醒我這個時候不要有立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誰都不要得罪。我心知肚明這其中的利害關系,可是我偏偏是個見不得惡人作怪,總想打抱不平,疾惡如仇的人。而這次是欺負到我老大頭上了,我豈能容忍?更何況唇亡齒寒的道理誰會不懂呢?我做不到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所以我只能選擇得罪新來的副總監,當然強出頭肯定會給自己惹一身騷,雖然他目前不能把我怎么樣,但是影響的總歸是自己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 ? ? ? 05
昨天中午與同事A一起吃飯,她做銷售,時間比較自由,公司沒有重要的事情銷售人員一般不回公司。我們公司以前幾個行政人員后來都轉去做銷售了,她也是其中一員。雖然我們不屬于同一個部門,但是我們私底下關系都挺好。所以她們每次回公司都會到我辦公室來和我聊聊天,拉拉家常、分享她們近段時間業績的突破與低谷、或者給我講講她們跑業務時的一些趣聞樂事??粗齻儚膭傞_始的月月被扣(銷售是有考核的,達不成任務就會被扣工資)到現在每月都能拿到獎金時,真的為她們高興。很多銷售都熬不過前兩年,會死在這個艱難的瓶頸期,慶幸的是她們都活下來了,而且會越來越好!
銷售本身就是一份需要積累的工作,前期跑市場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有時候幾個月不出單簡直讓人看不到希望。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做鋪墊,積累人脈、積累經驗,但是我相信付出一定會有收獲的,無論是顯性的薪資還是隱性的人脈、經驗。付出與回報是等價的,但有時候未必等時,只要勤奮,總會有突破的一天,只要度過了前期的煎熬,后面就會順風順水,勢如破竹。
她們轉去做銷售很大程度上是不甘一直屈服于公司這種沒有公平可言的框架下,受不了這種辦公室政治的壓迫。自己做銷售靠的是自己的實力,業績好獎金多拿,業績不好少拿。而我這種就算你擠破腦袋也不可能被升至核心位置的普通員工,又不愿意跳出去就只能安分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在這種內部斗爭激烈的情況下,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糾結這個問題:要不要轉去做銷售,遠離這種辦公室斗爭?后來從家庭情況到自身的優劣勢做了一個綜合的SWOT分析后,最終還是沒能跨出這一步。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加之先生的工作性質本身也是常出差在外,如果我又天天不著家,那這個家就會沒了主心骨,對于孩子、對于家庭都是極其不利的。而我個人也不擅長與人周旋、不喜歡應酬,我想辦公室工作更適合我吧,雖然會遇到不喜歡的人和事,朝九晚五的時間不如銷售那樣自由可調,但至少不用總是出差,離家半小時的路程讓我能兼顧著家庭。每當她們打趣我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要不要也出來看看”時,我都苦笑著說“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屬于我,我只能做這只被困在牢籠里的鳥,怎么也飛不出去!”。每個人的職業規劃和選擇都是不一樣的,我又何必要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呢?其實每個崗位都有它的局限性,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吃飯的時候同事A還勸我不要表明立場,不要讓人覺得我是老J(我上司)的人,兩邊都不得罪,萬一哪天新來的副總真的取代了老J你怎么辦?我曾經也想過換一份工作,眼不見為凈。后來細想,老大正需要人支持的時候離開,對他是一種打擊,我要留下來與他共同面對、榮辱與共,我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很多時候我們在勸誡別人的時候,說的頭頭是道,當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時就懵圈了,道理誰都懂,只是世上唯獨一個“感情”的東西最難左右。我和上司快十年的交情,不僅僅是上下屬關系,更多的是朋友的情分,甚至已經把對方當做親人一樣對待,別人短短幾個月豈能代替?怎么可以要求我不偏向他?換做是你,你會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