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不是控制,更不是“逼迫”
之前在知乎看到過一篇求助,標題是這樣的“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求助者講述了自己對于自律的困惑與無助,他提到“上了大學之后,每天除了玩手機就是電腦,明明有很多事情擠壓了要做,腦子卻很亂,一直拖延,開學兩個月都沒有聽過課,上課也是看視頻,感覺荒廢了大學生活。”,升入大學后,沒有中學老師的管理,看到大學同學都在積極的投入大學學習,自己去依據無法進入狀態(tài),他在最后說:“自己懶散慣了,現在心里很矛盾很難受但還是沒有什么改變,求教。”
這一篇求助得到了極高的回復率,可見大家對于自律的關注度之高。
真正的自律是建立在自知、自信之上的,不是盲目的自我壓迫、自我批判。
"計劃無法完成的會讓人害怕"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說內心的“恐懼”(關于“恐懼”,在分身術里也有提及)。
自控與自律
我們的自控力是有限的,自控力就是一種力量,跟我們的精神和生理方面有關系。
就像肌肉一樣,在一天里面,用多了就會越來越累。在我們每夭的行為當中,有一些是習慣行為,有一些是自控行為,習慣行為就是那些吃飯下班打卡,看手機刷微博這些行為,就是習慣。
而自控行為,是消耗著我們的自控力里的。例如早上起床跑步,堅持每天讀書,這些不斷消耗著我們的自控力,而力量是有限的,從睡醒起床開始,就不斷消耗著。
因此學習合理的使用力量,而不是過度自控,會讓自己更好的有規(guī)律的來生活,這就是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