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同事裴姐講了一個她朋友的故事,暫且叫她A女士吧,A女士50出頭,有一兒一女,離婚15年,在這個快餐式的愛情時代,并不稀奇,奇怪的是她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也就是她前夫的娘,伺候的很周到,相處如母女,而前夫在外面住著別墅,另娶了一個下一輩,偶爾回來看看老娘,這倆人也不說話,好像從來都不認識。
外人有很多猜策,有的說是A女士故意讓前夫心里膈應,你有本事別見你老娘,見你老娘就得見我。有的說是思想守舊,就是愛這個男人。有的說是人家賢惠,孝順,不一而足……具體是什么讓她離婚不離家,待前婆婆如親生父母,這恐怕只有A女士自己心里清楚,外人都理解不了。既然都斷了,眼不見心不煩,買套房子出去住多好,干嘛死乞白賴的伺候別人的媽?真真的理解不了!
人的一生一直都在選擇,是這樣還是那樣,都是你自己在做決定,俗話說一步走錯步步錯,你選擇了什么樣的路,就會有啥樣的人生,苦辣酸甜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王寶釧坐寒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王寶釧在寒窯里苦苦等了十八年,待薛平貴功成名就回來后,倆人只相守了十八天,她就死了。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卻流傳至今。現在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東面,還建了一個寒窯遺址公園。你能理解嗎?說的好聽一點是對愛情的忠貞,難聽點那就是傻,憑什么拿你的青春去賭?在古代宣揚這些是為了禁錮婦女,現在看來真是太滑稽可笑了,愛情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理解不了!
時代不同了,人的看法思想都會不同,每一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故事畢竟是故事,講故事也是在教育人,希望能從中汲取經驗教訓,所謂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是要摒棄不好的,發揚優良的,社會才會進步,人的思想素質才能提高,才能避免許多悲劇,成就和諧社會。
朋友的表妹三十出頭,兒子剛上小學二年級,自己是小學老師,男人在鐵路部門,不愁吃不愁喝,應該很幸福吧?可她卻活的又累又窩火,簡直糟糕透了。原因是那男人脾氣不好,經常給她動手,家里啥活不干不說,還經常挑毛病,嘴巴又不好,罵人,損人,弄的她有時候連話都不敢說,朋友勸過她幾次,不行就離了吧,要不后面這幾十年可咋過啊?
可人家說,孩子可憐,怕給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又說她男人沒有了父母,也挺可憐的。如此之后,朋友也不好再勸了。你能有啥招,人家愿意挨打受氣,自己都不想走出去,誰能幫的了她?
善良過了頭跟傻還有區別嗎?別人都可憐,可是誰又來可憐你呢?你的青春誰負責?如果愛情只是單方面的付出,那這樣的愛情寧肯不要,何必要為了一個畜牲一樣的人而踐踏自己的生命呢?理解不了!
去年鄂爾多斯市下轄的一個鎮上,就出了一個人命案子。男人喝醉酒后親手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八歲的孩子在旁邊看著卻無能為力!報道說這兩口子還是同學,自從結婚之后,兩天一小架,三天一大架,幾乎都沒有消停過,而這個女的怕丟人,因為當初是父母反對,倆人自由戀愛,一直是采取忍讓的態度,男人打女人也就成了習慣。
其中有三次都很厲害,顴骨裂過,最嚴重的一次住了一個多月醫院,家人親戚朋友輪番勸說讓離,可女人硬是沒離,說每次男人都給她下跪,苦苦哀求,女人心軟,一次次的都選擇了原諒,直到最后一次被男人打倒再也沒有起來。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距離反家庭暴力法頒布不到兩月。
真是可憐可嘆可悲,她死在了自己的優柔寡斷,死在了自己的軟弱,死在了自己的善良上!如果她早一點做出選擇,能對自己負起責任來,那么悲劇就有可能避免,是她一次次的善良軟弱縱容了犯罪,給了犯罪分子機會,如果一開始就能正確對待婚姻,懂的保護自己,維護自己,又怎會讓年邁的父母失去女兒,年幼的兒子失去母親!
這幾個故事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遠,它在告訴我們,人一定要學會凡事把握住度,對別人對自己都要有底線,做到既不縱容別人也不放縱自己,不卑不亢,心里縱然要有蓮花,但是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學法懂法,方能長久。
做人難,做女人真的好難,生活雖然給了女人那么多磨難,同樣也賦予了女人諸多智慧,只要親愛的女人們愿意去過祥和平靜的生活,愿意做自己的主人,愿意去主宰自己的命運,那誰又能奈何?愿天下所有的女人都能出得廳堂、下得廚房,蕙質蘭心,氣質如蘭,從容不迫,于悠然自得間破除煩惱和牽絆。優雅的度過百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