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予幼兒“感覺”的自由

“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己的經驗中得出的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教的,感覺經驗是不能替代的,創意是不能教的?!薄稅酆妥杂伞?br>

我們都知道小嬰兒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是什么都想摸一摸。開始的時候他可能不太會控制自己的小手,可是當能把手放到嘴里的那時起,就看到什么東西都往嘴里放或者去用小手去觸摸所有物品。

可是成人特別愿意干涉孩子,總是在孩子把小手放在感興趣的物品時,我們就會大喊“不要碰”。這一喊,不僅嚇孩子一跳,而且很多時候抹滅了孩子的好奇心。

正確的做法是,在成人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去探索,去感覺一切他想要觸摸的物品。并且在他有正確的感覺時,我們需要在他旁邊提醒他那是什么,讓他對所觸摸的出品有一個概念,只有這樣他才會逐漸通過感覺形成概念,對事物有清晰的認識。

回想自己過去的行為,我總是希望孩子自己在圍欄里玩著安全的玩具,其實都是自己太過懶惰,不愿意用太多精力去照顧孩子,總以不安全為借口,不愿意讓他東摸西碰,為了自己的方便,耽誤了孩子最佳的感覺期。

雖然口口聲聲說要讓孩子有創造力,可是其實自己總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專注力的發展。從最初的源頭,最初感覺開始,自己就是不負責任的。自從知道了那個道理,我就不再阻礙孩子去做任何事情。

菜盤端上飯桌,他想偷吃幾口肉,我告訴他小心燙,而不是像過去一樣立即把菜盤放在高處不讓他摸到,當他自己真的去摸到感覺到燙了,自己就會吹一吹,而且“燙”的感覺也在他腦海中形成。

他想把看完的書從大床上扔到小床上,以前都是我說媽媽幫你放,因為我擔心他扔不準把書掉到地上,我還得幫他撿起來覺得怪麻煩,所以很多事情我都是直接說我幫你,可是現在我不再這樣。我說你自己來,自己嘗試,使勁扔。他有了扔的改變,且越扔越準。

我終于意識到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因為大人覺得怕麻煩才耽誤了孩子的發展。有人擔心孩子弄亂房間,所以把他圈在一個地方玩耍,有人擔心孩子吃飯撒了,所以總是喂飯,有人擔心孩子摔了碰了,所以總是不讓他碰這碰那。不是說我們的擔心不對,只是有時候我們的擔心真的會阻礙孩子的進步,其實孩子是能聽懂話的,當我們給他講了道理,他真的可以理解,他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我們不是擔心孩子,其實我們更加擔心的還是自己覺得麻煩的后果。

一直對于感覺的概念沒有那么敏感,直到看了《愛和自由》這本書后,才理解到感覺為什么對幼兒那么重要。還好書中告訴我們正確的做法,還好現在改正還來得及。給予孩子感覺的機會,并在他感覺到的時候,告訴他相應的詞語讓他及時配對讓他形成概念,得到屬于自己的經驗知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