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

我已經了解到生命中

唯一的美麗----

就是在可能與不可能的認知里

發覺了某種不可抗拒的可能;

譬如在一個陰霾密布的早晨,

驅車到十里外的市鎮,

靜靜的飲著咖啡或檸檬茶,

在淡薄荷香的氣味里,

關切地聆聽生命趨向成熟中

某一章回的內心獨白

也許是歸宿的渴切,

也許是獨身的探求;

然后在中午的一杯白葡萄酒后,

低頭輕啜著小口的法式洋蔥湯,

在粉紅鮭魚和雪白海貝之間,

似乎有一顆透明的淚,

在掉與未掉之間

悄然為了某一刻的深情傾注

眼神的美麗

而輕輕垂下。

而我更明白在生命中

唯一的哀愁----

竟然是在有限度的可能里

發現它本身全然不可能的事實,

譬如在大雨傾注的下午里,

任何姿態的擁抱均是徒然,

任何終身的私訂均是空言,

只有在某一刻檸檬酸澀的寒顫里,

才會憶起某一個山城的春夜----

唇間殘酒的余味還在,

午夜夢醒的齒痕還在;

至於曾經依偎在右衣領的氣息,

則似乎已被雨后的晚風

緩慢而有恒地散拂,

彷佛在生命無盡的嬗變里,

永遠旋繞交替著----

陰天與晴天,

展望與追悔,

噢!可能與不可能!

還有那從未短缺過的----

美麗與哀愁。

作者張錯

原名張振翱。 曾用筆名翱翱,廣東省惠陽縣人,民國三十二年十月生於澳門。 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學士,美國楊百翰大學英文系碩士,西雅圖華盛頓比較文學博士。現為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兼東亞系系主任。大學時和友人合組「星座」詩社,并發行詩刊。曾獲中國時報敘事詩首獎、國家文藝新詩獎、中興文藝獎。 張錯寫作文類含詩、散文及評論。作者十八歲來臺升學,從邊緣身份找到家國中心。後來雖長居海外,卻於一九八八年堅決回臺,即使如今身在國外,於其著作中卻時時流露對家鄉文物的深刻情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個脆弱的心靈,不敢凝視美麗,因為他知道所有的美麗都會褪色,所有的生命都將逝去。一個強壯的心靈,敢于面對哀愁,因為...
    燕妮__閱讀 1,630評論 9 18
  • 《美麗與哀愁》這本書的準備和寫作,花去了皮特·恩格倫十年的時間。 這是一部以一戰為題材的歷史著作。對這一場歷時四年...
    尋花待月閣閱讀 961評論 0 1
  • 前天看減脂組小鳳仙兒寫的文章題目《我的失敗與偉大》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心里一個對應的題目就呼之欲出——《我的美麗...
    Rabbit622閱讀 1,246評論 18 8
  • “媽,好無聊呀,我沒事兒干。”我無聊的說。“那你去打掃打掃院子吧,反正也沒事干也快到大掃除了,”媽媽對我說。“...
    常曜倬閱讀 285評論 0 0
  •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的是一個非常善良、很有愛心的人,是一個性情中人。但在這兩天學習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課時,我對自己...
    俞燕文閱讀 39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