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學習并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為一個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大飛
講一個故事
選擇一批遺傳素質差不多的老鼠,將它們任意分成三組:第一組3只老鼠處在“標準環境”,即被關在鐵籠子里一起喂養;第二組老鼠處在“貧乏環境”,即被單獨隔離起來,只身處在三面不透明的籠子里,光線昏暗,幾乎沒有刺激;第三組處在“豐富環境”,即十幾只老鼠一起被關在一只寬敞明亮、條件優越的籠子里,籠子里設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
幾個月過去了,實驗人員驚奇地發現,處在“豐富環境”的老鼠最活躍,看起來非常聰明,而處在“貧乏環境”的老鼠最為遲鈍,幾乎給人一種傻呆呆的感覺。然后,實驗人員將老鼠的大腦進行解剖分析,結果發現三組老鼠在大腦皮層厚度、腦皮層蛋白質含量、腦皮層與大腦的比重、腦細胞的大小、神經纖維的多少、突觸的數量、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以及與智力有關的腦化學物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豐富環境”組的老鼠優勢最為顯著,而“貧乏環境”組的老鼠處于絕對弱勢。
這個故事有沒有像講述我們的出身,我們的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以及進入社會之前所受到的教育。我用了三十年讀懂了這個故事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講述著另外一些故事。你呢?
管好自己更重要
說話很飄,走路帶風,講半天從來不講自己有哪些經驗,自己做過什么。這是大飛在去中關村創業大街分享時遇到的那么一個人,很直觀的評價。到最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干嘛的,還在那里講的那么起勁。還一個勁的建議別人去他“朋友”那兒怎么怎么著。哈哈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啊,從來不告訴你他是干嘛的,但是說話中,透露著他很牛逼的樣子。裝X裝成職業了,也很佩服他們了。大飛認為講自己的故事更真實,畢竟自己是對自己負責的……
還有一個前同事,跟我關系還不錯的樣子,至少面上是這樣的。自從我進了公司就在我面前評價所有的領導,開始的時候感覺還好一些,你說領導的一些八卦,我聽聽就好了。后來就越說越離譜了,小到做事方法,大到公司戰略。無一不談,唯有不談的是自己做過什么像樣的活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發獎金的時候發的少就在哪里抱怨還說領導不識才,老是愛問別人發了多少獎金,最后還讓領導知道了。大飛就以此鑒,管好自己就行了,努力改變自己的現狀,爭取在未來的時候有更大的天地。
以前的時候動不動就有一群人談論國家大事,軍事,世界格局,反正就是新聞上天天說的事情。大飛在很早的時候,無法獲得這些消息的時候還是聽的津津有味的,畢竟有些看法比較深了,講的也不一樣。后來發現這些都是網絡,電視,報紙等等上面都會說我自己看電視就好了。現在在聽見有人說,大飛還是遠遠的躲著好了,這時會告誡自己,管好自己別給國家拖了后腿就好了。其實管好自己的人往往只關注利益和價值的所在,而不是漫天起哄哄。大飛看著這幫討論國家大事的人們也常常問自己是誰?
你的根基在哪里
常常看到有些成就的人都會有意無意的說出自己的讓人信任的幾個要點,第一自己做什么的,做過什么事情,而且很具體。第二,自己是誰,家住哪里。第三自己的經歷。其實說了這三點之后也就讓人沒有理由不信任了。當我們經歷久了之后也會自動往這三個方面上靠。都有了就會自動對之說的話產生了信任。
有一點還是讓人最有說服力的,那就是自己的童年經歷。當然這也就是大飛理解的根,就像文章開頭講的那個故事一樣,每個人的童年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獲得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也就早成了每個人的認知會不一樣。大飛的根大體是生活在相對貧乏的環境里,造成了我前幾年對這個社會認知的困惑。不過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以往的狀態。
以前的時候也是感覺到什么都不公平,但是什么都有看不懂,就在那里胡說八道。胡要八要,胡要八要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沒要到,最后還是自己的付出換回來的回報。慢慢的也就分析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首先人家的努力程度和方向都要比我多比我正確。其次人家做人做事讓人感覺更舒服。后來我就禁不住問自己,出生寒門的我還會盲目的要公平嗎?對這個世界認知度越高就越不會了,看似用“公平”來表達的,其實是自己理解偏了。承認自己能力有限,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