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自己

好久沒有認認真真寫點東西了,也不是沒有去思考,只是感覺腦袋中的東西太雜亂無章,不知從何說起。既然沒有主題,那就回頭看看自己。

今天初四,剛過完最后一個可以得壓歲錢的春節,除了感到時光飛逝,心里還有些舍不得。我交了一半壓歲錢給媽,剩下的便是我的秘密基金。下一個目標應該是要去國外了,去試試我苦練多日的口語怎么樣了。

曾今年少,愛聊旅行。剛剛和一個高中的老朋友偶然聊起了旅行,三言兩句間,我便發現我倆對于這一活動的看法完全不同。我非常理解她,這是時間和環境的必然,不同的大學四年生活對我們的改變真的不少。她不明白旅行有什么魅力,她認為旅行不過就是去一個地方拍拍照,發發朋友圈而已。我笑了笑,耐心給她解釋。說起旅行的意義,我又可以寫一篇文章了,長話短說就是,旅行可以幫助我們打破時空,去看看不同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看到生活的無數可能性,看到自己的巨大潛力。關于拍照發朋友圈,我覺得這也僅僅是不同人不同的表達方式而已,人們總是想要留住并分享那些美好的東西,而這20世紀的新發明照相機和各種社交媒體無疑成了我們最大的幫手。我做了一個假設,如果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待在一個地方,譬如大理,我肯定不會每天拿著相機喀喀喀,因為我可以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慢慢感受,只可惜現實中我們大多數只有幾天的空閑時間可以出去走走。

曾今年少,總有很多“自以為”。我記得大一剛來學校的時候,自以為什么都應爭個輸贏對錯,而時常把自己弄得進退兩難。后來我才慢慢發現,世界上和自己觀點看法價值觀不同的人太多了,有的事情就不應該較真。以前自以為“見人說人話,見狗說狗話”完全是阿諛奉承,現在覺得這只不過是做“社會”這道數學題是的簡便算法而已。以前自以為笨鳥先飛總會成功,現在發現確實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而且在這個多元社會中,起跑線本就不一,成功的標準也不一,想好自己的選擇并對其負責便是。前幾天和同學們討論工資,發現文理科工資真的差一個等級,我們專業畢業在重慶的基本工資只有3000一月,就算是去找新媒體運營、旅行規劃、人資等工作,也就3000-6000一月,而我們很多學計算機、軟件工程、工業設計等等專業的同學出去工資高很多。我發現我們班上還有很多學霸直接都保研名校了,再去深造。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專業——社會工作。以前總覺得這個專業對自己思維模式的改變還是蠻大的,也學到不少東西,現在想起來卻不然。思維模式也許變了些,但是好像從大二開始,我上課的很多時間都去看課外書了,課堂上認真聽講的人也就幾個,其他很多人都玩手機。

既然老師給不了自己想學的,我就自學。我學攝影、學后期、學吉他、學舞蹈,以前聽同學說俞敏洪看了很多書創辦了新東方,我就開始給自己制定看書計劃,一直堅持看各類書籍,現在雖然沒有看成創業者,也看成了半個編輯。除了看課外書,自己好像也逃過不少課,當然,沒有去約會啦,沒有去打游戲啦,也沒有在寢室看劇,我選擇了去旅行?,F在想起來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沒錢沒時間,都沒有想過自己能成功去到想去的地方旅行。不做一件事的借口太多,而我總喜歡做一件的原因。所以,擠一擠,攢一攢,什么都有了。海南騎行也是影響我做出這些決定的重要因素,一來愛上了旅行,看到了自己的無限潛力,二來愛上了旅行中的人,那年十八,情竇剛剛初開。

愛情無疑是我們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最喜愛談論的話題,每次三五同學聚會,總會先把各個同學八卦一番再開始敘舊。我覺得該在合適的階段做合適的事,大學就應該談談戀愛。我是一個很難愛上別人的人,但是用我們老師的話說:“大學沒戀愛,肯定是沒有放開。”我的朋友圈還是很多元的,遇到的異性也不少,可能是自己沒放開吧,幾乎沒怎么動心,除了他。

聽市面上的很多情歌,都你死我活的,情到深處最易傷。我對他的感情真的很單純,只是淡淡的喜歡,我感覺他就像是一個懸疑小說,讓我一直非常想去探索。從來沒有想過和他成為男女朋友,只是想和他一起旅行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大家還是可以過著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擾。我想要的關系是兩條偶爾交叉的波浪線,如果我是男生,這應該就是一種兄弟情,如果我是女生,不知道會不會變成“曖昧不清”。大人告訴我,成人的世界里面沒有無緣無故地對你好。所以,有一段時間,我一直都想不清楚我和他的關系,還嘗試過逃避,結果只是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偶然有一次看見一個朋友寫的一篇文章,是關于輪回的。如果真有輪回,我上世和他肯定是冤家,所謂冤家路窄,這世總覺得欠他什么,總是會莫名其妙地關心他。有人說這就是暗戀吧,可我覺得也不像,我曾經給他說過我喜歡他……然后也沒有什么然后了,之后雖然還是發生了點小鬧劇,但兩人的關系還是那樣,他依然高冷,我依然熱情,只是聯系越來越少罷了。最近,偶然得知他有女朋友了,而且還誤會了我和他的關系,這時我才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不能再這樣單純地把他當成懸疑小說了。時間和空間能改變的確實比我想象中更多,沒有了當時的激情和傻氣,我告訴自己,勿忘年少時感動過自己的東西。我把海南騎行的素材重新拿來做了一部兩年紀念片,說實話,真想那時的他們和那時的自己了。

說說工作吧,每次打開應屆生招聘網,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怎么處理這么多信息。別人想要我有的,我好像沒有,自己能做的,好像又沒什么興趣,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用了很長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始終無答案。這時,我想到了“信仰”二字,想起了在拉薩轉經的人,想起了80年代電影中的熱血青年。沒有信仰,很容易迷失方向。鄰近畢業,第一份工作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因為重要,所以自己很猶豫,甚至不知所措。剛剛畢業總會有一個陣痛期,但我相信就算努力不一定成功,能量也一定會守恒。實實在在去努力做,總會收獲實在的快樂。

曾經年少,總覺得爸媽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而每當家里有矛盾和爭執,自己都會有深深的無助感,好像做什么都不能改變爸爸的種種壞習慣和媽媽的各種抱怨。每次聽我媽說起往事,最怕她說著說著就哽咽,我總是會給她說很多大道理,說還有很多人比我們過得更辛苦,我們應該學會珍惜。之后我便轉移話題,讓媽媽不在繼續說下去。爸爸這些年快遞、保安、銷售員等等什么都做過,還出了兩次重大事故,也算是死里逃生??砂职值呢熑胃刑趿?,運氣又差,做什么都差點成功,而且他又很喜歡喝酒到處玩,每次都因為這個事情和媽鬧矛盾,也被我的親戚說這說那,心里肯定有些自卑又不服氣??粗职值钠庾兊迷絹碓焦?,動不動就覺得我們管得太多了,還很急躁,我真的沒什么辦法。

上大學這幾年,每次和我媽視頻,都會問問爸爸在家沒,看我媽的表情就知道他倆的情況了。分分合合,吵吵鬧鬧,幾年也就這樣過去了,剪不斷的還是剪不斷。我記得有幾次我特別傷心著急,還去找過我大學的一個老師幫忙,他心理咨詢做得很好。但他給我說的我也都知道,他讓我發揮我的作用,緩解爸媽的關系,加強他們的溝通,我也嘗試過,但我總感覺我爸很多事都不想給我說,而且我無論怎么給他說,他都覺得我不理解他。還好我大學學的“社會工作”專業,這些家庭紛爭見太多了,學的知識多了,想問題也就沒有那么死。而今,雖然我時常還是會覺得無助,但也不至于不能調節。自己并非三頭六臂,大人的事畢竟是大人的事,我也操心不來,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務把事情想得太復雜,也務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前天我突然起來發現肚子很痛,拉了4次左右,感到全身無力,頭暈眼花,小腹陣痛。我知道我欠身體的債該還了,這肯定是我大學這幾年減肥鬧的,時而暴飲暴食,時而節食過度,不僅增重了十幾斤,而且胃和脾也不行了。還好媽媽在旁邊,給我熬了粥,抓了泡菜給我吃,但我一點食欲都沒有,吃一口都很艱難。下午媽媽專門出去給我買了藥,我吃了后就吐了,晚上吃了幾口飯也都吐了。我媽開始幫我刮痧,我趴在床上,痛得哭了出來,想起上一次痛經也是家人在旁邊幫我刮痧,總是在最難受的時候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2017許了那么多新年愿望,都不及這最樸實最重要的一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身體是很誠實的,是債總要還,反之,好好對它,它也會感謝你的。除了為了減肥會偶爾節食,我其他的作息還是很規律的,運動量也比較大,所以底子還是不錯的。一覺之后,第二天就發現好多了。生命很脆弱,也很堅強。

曾經年少,把最狠的話都給了最親的人。我記得有一次和我七姨吃飯,我高高興興地把炒的菜從廚房端出來,她卻說我沒把菜裝好,漏了一些在盤子外面,說如果是端給客人很不禮貌。我覺得她太嘮叨,反駁了她幾句,她就說以后肯定不會找這樣端盤子的媳婦兒。我隨口說了一句:“你先管好你自己的兒子吧!”說了這句話我就后悔了。七姨突然沒說話了,從那之后的幾天,都沒怎么和我說話,我媽給我說她后來好像哭了。

七姨是女強人,一人做生意支撐全家,我哥(她兒子)老是不聽她的話,和她唱反調,不找工作還整天待在家不出門,七姨這幾年為了兒子白了不少頭發,卻也無可奈何。而我,卻把最能傷她的話說得這么不留余地,真想扇自己兩巴掌。我記得我爸媽鬧矛盾時,我曾給我媽說,我真的不想再回這個家。我記得爸爸有一次又要去陪朋友喝酒,我和我媽怎么阻攔都沒用,我哭著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寧愿沒有爸爸”,聽了一首歌后又刪了。每次想起自己這張臭嘴說過的那些狠話,總會想起七姨在我們剛進城的時候把自家房子低價租給我們的時候,總會想起媽媽蹲著為顧客找鞋換鞋的場景,媽媽一人裝修新房的場景,想起爸爸大夏天的在倉庫卸貨的樣子。前段時間,我獨自在北京實習,掙著每月3000的工資,卻覺得活得真不容易,養活自己都難,而媽媽卻可以憑借兩千的工資撐起一個家,養活了我和妹妹,還活得這么好,現在想來真佩服老媽。愛真的是一種容易讓人迷失讓人失控的東西,看不清對錯,不知怎么處理那些家務事,也許本就沒有對錯。

前幾天和一個驢友聊天,她說她這人沒什么夢想,只想多去看看這個世界。她說她平時工作壓力非常大,如果一年沒有兩次獨自的旅行會瘋的。很多人說旅行都是富人的消遣,說旅行等于吃喝玩樂再順便長點見識,就本人而言,旅行絕對不是一件舒服的事,但也許會是一件會讓人著魔的事。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在牛背山頂拍星空的那個晚上,自己上身下身各裹了一件羽絨服,守著一個三腳架,回住所后凍得一個晚上沒睡著;我記得自己在317國道的黑車上,與小林子擠在越野車的后座上,腿無法伸直,望著窗外紛飛大雪,身旁坐著一群在外打工的陌生人,足足坐了33個小時從西藏到了成都;我記得深夜在西安到重慶的火車上,自己斜坐在行李箱上,挨著廁所門,身旁擠滿了出外務工的人,在瞌睡間熬過了10個小時;我記得在海南連續騎幾十公里上下坡的呼吸聲......

我也沒什么夢想,只想多看看這個世界。每每想起現實中應有的責任,想起我媽給我說她想要過的生活和想要我過的生活,想想我正在奮戰高考的妹妹,想想每天早出晚歸的爸爸,想想身邊優秀的你和他,總會莫名壓力山大。所以,我時常會停下來看看自己,問問我是誰,要干嘛。

家人朋友閑聚一起,除了家常里短,最容易感嘆的就是時間。我一直都是一個害怕時間的人,平日里,我做很多事都不太快,不是因為我覺得時間很多,而是我想活得有質感,不想把時間活成一串數字。我一直自詡為一個業余的背包客,因為對于現在的我,我想把兩個角色都做好,做好李陽,做好簡陽。

還有半個月我就21歲了,又成長了一歲,僅以此篇文章來看看自己的前20。簡陽在路上,下個目標——臺灣騎行。祝順利平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