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群里人數:74人;新增:3人。
今日話題:
· 回歸自我,心神合一
·學習四階段
·合氣道
·視覺*具身認知
回歸自我,心神合一
佳音:
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現象,當我努力想去畫好,脫離技巧和方法去畫所謂的“簡筆畫式涂寫”非常吃力,作為一個本身就是有繪畫背景的人來說,其實想要隨手畫確實不難表現,甚至我認為有繪畫基礎的人也不一定占優勢,很多頂級視覺大師也并非科班出生,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最自我最放松最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來真實記錄,繼續努力。
某種意義下? 視覺思維有它應用的功能,也同時具備圖像本身的傳達,每日一畫里讓我慢慢地從實踐中明白每一次畫的內心想法的一個轉變,不在乎畫什么,從起初的想一味追求一個視覺效果到開始嘗試APP軟件畫,到現在追尋一個內心的過程,當然這條路還要繼續走,我始終認為任何工具都是為人服務的,通過圖像進行思考,同樣圖像也反應了你的思維過程。
毅菲:http://mp.weixin.qq.com/s/zEIrDIxjFFt09Ua-Q9J1Cg
“我想技能都是其次的,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種愛好,或某種技能的訓練找到回歸自我,心神合一的狀態,當我們能經常感受到平靜和喜悅,也就越發能生出更多的生活智慧和能量。”
學習四階段
彪哥/叔:
學習有四個階段,從“無意識無能力”到“有意識無能力”,再到有意識有能力”,最后到達“無意識有能力”的精通狀態。
好比上山修道,這個階段,我們需要一些刻意練習,讓我們新的習慣慢慢形成,練習專注、呼吸、觀察、聆聽、冥想、想象各種感知力,體驗到樂趣和小小的改變所帶來的成就感。這樣我們就會獲得更多的動力,沉浸于其中,得到更多的心流體驗。實踐更多,狀態也更穩定,個人風格也在慢慢形成。最后在精通狀態是什么樣子的呢?我想留待大家自己去探詢。
合氣道
晏尚來:意愿流水,轉合人生
彪哥/叔:@晏尚來?你的畫讓我想起AOH(主場藝術)工作坊上,引導師linda用合氣道的哲學闡述如何面對抗拒[呲牙]
倩楠:如何面對?對彪哥說的這個感興趣。
彪哥/叔:她說,面對抗拒的力量,你不能迎面對抗,那會兩敗俱傷;也不能轉頭逃跑,那于事無補。需要做的,是側身,將身體潛入對方,去深深地感受、理解這股力量,然后順勢化解。
倩楠:當時的場景是?
彪哥/叔:工作坊中的集市分享。不過,AOH對國內許多引導師和參與的一些學員,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吧。加上文化和語言障礙。估計經驗老到的linda聞到了場域中的味道,所以拋了一個這樣的議題。
倩楠:抗拒指的是,對不想做的事情的一種對抗情緒嗎?
彪哥叔:resistance,包括任何抗拒情緒[呲牙]
蒹葭:合氣道是一門鍛煉身心的武術。有時又被稱為“動中禪”,是源自日本的一門武術,建基于宇宙和諧的哲理。主要特點是在“以柔克剛”,“借勁使力”,“不主動攻擊”。
彪哥/叔:估計象太極吧[呲牙]
蒹葭:嗯嗯,有些像太極推手,但不完全是。
@郭倩楠?換成U語言,是折服,接納,換一個視角,亦或抽離旁觀,覺察自我和場域系統內外的現狀,核對事實,下潛,通過沉淀自然流現,呈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倩楠:換成U語言反而更難懂。先要懂U才能懂U語言。
蒹葭:@郭倩楠?U并不難懂,很貼近生活,雖然是西方的方法論,但是根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在我們華人智慧里,U無處不在。
彪哥/叔:哈哈哈,懂自己就可以了。U就是You。
http://m.bilibili.com/video/av9730881.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具身認知
成立一個視覺*具身認知話題組,成員包括:1、俞國彪;2、蒹葭;3、晏尚來;4、熊楠;5、樂樂;6、歐蘭輝。
有意愿探索這個話題項目的伙伴可以繼續請報名。
作品集
關于每日一畫視覺實踐社群
目的:
看見自己、聯結彼此、共創美好。
規則:
1、自愿加入社群接受100天的每日一畫視覺實踐修煉,視覺記錄自己一天或當下的感受、狀態;也鼓勵會話視覺記錄、讀書視覺筆記、旅行手繪、日常手帳等。
2、狀態畫法:
(1)找到一個有3-5分鐘的空閑時間和一個沒人打擾的空間;(2)靜心(關注自己的呼吸)1分鐘;(3)探索自己一天中最美好的一刻或當下時刻,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像什么樣子?(4)花10-15秒畫下來;(5)拍照上傳到群里。
3、分享心得和欣賞探詢
相互欣賞、啟迪靈感。在群里,可以自由分享你的實踐心得;也可以基于好奇和興趣,對其他伙伴提出好奇、開放式的提問。
4、有承諾的行動
我們重視實踐,反對潛水觀望。唯一具有強制要求的是每日提交作品。我們的輪值小組長每周會抽檢兩次,發現連續三天沒有提交作品的伙伴可能會被剔除。
有興趣加入的伙伴請準備隱喻式自畫像一張,掃描一下二維碼入群。
(加入之前請三思:1、每日一畫為何對我重要?2、每日一畫對我意味著什么?3、每日一畫會給他人和世界帶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