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漁村有感
沙鷗無意競鳶飛,
掌舵漁人駕浪歸。
水母彩殼鋪幻路,
人合鳥悅永相隨。
清明時節應該是放風箏的日子,可是,海鷗們卻沒有選擇在天上翱翔和風箏競飛,卻選擇在沙灘上呆著,為什么呢?是它們鐘情于吃沙子嗎?還是喜歡和孩子一樣撿拾貝殼?
都不是啊。原來是“掌舵漁人駕浪歸”,岸上的拖網機器也在轟隆隆地作業。又是一個豐收的日子,看看沙灘上的水母殘骸就知道,那是當地漁民加工完海蜇皮后剩下的。也正好成為了海鷗們的美味佳肴。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明:堆在沙灘上的就是當地漁民加工海蜇后剩下的殘骸,成為了鷗鳥的美食。
聽著拖船的機器和大海一起轟鳴著;看著漁民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鳥兒們悠閑地在沙灘上散步覓食;偶爾奔跑的孩子會驚起一兩只海鷗,過一小會兒,又恢復平靜;你就會深深地被這種和諧的自然畫面所吸引,也就愈發希望“人合鳥悅永相隨”,希望小漁村的安寧及生態平衡永遠不會遭到外力的破壞。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明:沙灘上密密麻麻的就是和漁船和諧相處的鷗鳥。
備注:
1.此詩押的是中華新韻中的飛灰韻。
2.圖片由士兒拍攝。
3.以詩詞言志,以詩詞寫史,記錄生活的痕跡,見證蛻變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