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今天突然腦子里就蹦出這兩句。
百年修得同船渡,這是好朋友好戰友的緣分。一起做事業,一起去奮斗。
千年修得共枕眠,一般是形容夫妻關系的。但是,我的理解是這段話可以統一表述好朋友好戰友+彼此互認的最可靠的人。
因為,共枕眠又放心睡,彼此需要多大的信任啊。你不僅愿意無保留暴露自己,還要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有血緣關系的都有捅刀子下毒藥的,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你卻可以肯定他不可能一時興起宰了夢中的你。細思恐極不是嗎?
所以,我想談談圈子,說說朋友和知音。
最近工作上遇到了幾件棘手的事情。雖然,我的工作職責本身,并不需要對此有深入的牽連和處理,但是,自己的情緒仍然受到了一點影響。
好處是,我警覺到了。有氣性的原因之一是修養不夠,修養不夠的原因之一,是很久沒有涉足心靈成長方面的閱讀和交流了。
在國內時,我有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時,有都愛談古論道,說文解字的;有共同關注心靈成長,善知善念的。每回的交流或者學習,都讓我身心滋潤愉悅,暖流涌動,渾身舒坦,當時隨后會有好長一段時間明顯感到自己長學問增見識有涵養有品質有美德有進步有意義。
但是,若讀書讀得愉悅,最好是把手捧在手上;能夠觸動心靈的交流,需要是面對面互動;體會到彼此的溫暖,只能是時空上都在一起。
就好像一部感人的電影,在影院看才能動情,只聽人描述可能就無動于衷了。
所以,當一段時間里閱讀基本靠聽書,與朋友交流只能靠網絡,真實生活里面對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人群的時候,深切地體會到,自己“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了”。
我又一次意識到了,把自己放在合適于自己的圈子里,是多么重要!
適合于自己圈子,是指跟自己的生活相關性、關聯性、密切程度都非常高的關系環境。
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涉及到的人群,不屬于我從小到大的生活圈子。
進入不同的圈子,有時可以通過克制、禮貌、活絡、技巧,讓他人感到還算舒服,或者讓對方覺得你還算合群,但是,你自己未必感到舒服,你自己未必有融入的愉悅。
通俗地說吧,能夠讓他人高興了,未必等于自己高興了。
所以,找到讓自己感到愉快幸福舒服愜意、別人也同感的圈子,真的是非常重要。
當然,生活圈子不同,只是不同,無所謂好壞高低。但是,生活圈子不同,衍生出來其它不同,對一個人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值是有影響的。比如,價值觀的差異,生活方式的不搭調,喜好以及表達方式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心情和感覺。
當然,修行好的高人,人家不管進入什么圈子,都能游刃有余,永保歡愉之心態。
可我的修養差得大了,還無法做到完全徹底地在情緒上波瀾不驚,還需要適當環境的熏陶,同道的陪伴。
年輕時,在社會上立足不穩,自我認知也不明確,總想著跟這個人認識一下,跟那個人當個好友,能讓誰誰誰喜歡自己。所希望的是擴大圈子,所期待的是最大數量級的認同和被認同。
再到了一個年齡段,會發現,你再忙活,你愿意往來對方也愿意跟你往來而且又能夠往來的,幅度是有限的。
能經常往來的兩個巴掌+一雙腳,能密切往來的兩個巴掌,能一起舒服愉快產生幸福感的,想到他們就決得活著帶勁兒充滿希望的,一個巴掌就是你燒過高香了。
當然,這是數量上的過濾概率,質量上其實也變化。哪怕是一個巴掌的那幾個,也在隨著時間和經歷的不同而產生更替變換。
時間和經歷為自己過濾,自己也被他人過濾。
很多人的熱鬧我摻和不上,我的歡天喜地他人無感。
在很多年以前想通了這個道理以后,我就不再對別人強拉硬拽、對自己強推硬擰了。
認命,是最好的選擇。
一場如此短暫的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經歷的積累,如果能有三五好友,志向相同,志趣相投,品味一致,還能在茫茫人海中互相遇見,又能常在一起,脾氣也合得來,互相盼著對方好,彼此愿意傾力協助,更能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有所交集,真是算有幸福的人生。
這是千年修來的福。
所幸,我的生命中有這種福。感恩,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