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煮石頭湯的過程

? ? ? ? ?繪圖本《石頭湯》是我在一位老師的一堂閱讀課上讀到的。這本兒童文學作品雖是面向低年級學生,但不同年齡階段的閱讀會有不同的理解,正如畢淑敏寫到的《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一樣,不同年齡閱讀的角度、觀測點以及深廣度等各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同一篇童話如此,更何況那些我們從未讀過的兒童文學呢?

? ? ? ? 繪圖本《石頭湯》大致的情節是這樣:阿福、阿祿、阿壽三個和尚帶著“什么使人幸福”的疑問上路布施。他們來到一個村莊,這里的村民辛勤勞作,但從來只顧自己,他們相互間很少來往。可想而知,三個和尚來到這里并不招待見。于是,三個和尚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煮一鍋石頭湯。因為煮石頭湯這一新奇的想法,而吸引了許多村民。同時,通過一起煮石頭湯,村民們從原來的自私、冷漠變得熱情、大方、樂意分享。最后,這石頭湯變得非常豐富而美味,石頭湯也就成了分享湯、幸福湯,分享能讓人感到幸福,“幸福就像煮石頭湯那么簡單。”

? ? ? ?故事之外,文本之內,最后一頁有這么兩句話:“當每一個人敞開胸懷付出時,下一個就會付出更多。就這樣,湯里的料越來越豐富,湯聞起來也越來越香。”從生命這一本體切入,我忽然對最后這兩句有些感觸。

? ? ? ?這一鍋石頭湯最開始的狀態其實就像我們每一個人呱呱落地時最原始狀態:每一個人作為生命個體,最開始只有自己的一身體肉之軀和一顆未受開化的心,就像這鍋湯里面最開始只有一顆石頭和一鍋清水,顯得那樣的單調、無味。而生命的開始也恰如煮石頭湯的念頭一樣,充滿未知,充滿神秘與好奇,不禁讓每一個人都想躍躍欲試。

? ? ? 我們作為個體,一旦存在,就必然與他者接觸、聯結,與之摩擦、碰撞或融合。這便是個體開始與他者、與環境充分交流互動的過程,正如我們煮石頭湯,為自己原本那清湯鍋底開始一點點加料的過程。

? ? ? ?一方面我們在社會中自產豐富有趣的料。帶著這些自產的料我們去分享我們獨有的生命體驗,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些都是我們敞開胸懷真誠去付出的時刻。另一方面,我們的確會得到別人加倍的付出:愿意交流本身就是他者仁慈的付出,不同人為我們的生活加入了不相徑同的佐料。有些陰晦低沉,有些萬丈光芒,有些充滿傳奇,有些也不免令人唏噓嘆惋,有些是能量滿滿,有些盡顯心酸坎坷。正如故事中村民們往自家取的鹽、胡椒粉、蘿卜、卷心菜等,不是只有咸味,還有辣味、甜味等等。個體與他者的酸甜苦辣咸生命交織,煮出了一鍋五味俱全且獨一無二的湯,你能細細地回味出每一種味道,而這每一種味道大概能令你的嘴角上揚,露出一彎淺淺的微笑。人生的百種佐料填充在我們個體生命的石頭湯里,彼此的交流與相互影響成就了彼此生命中獨一無二的石頭湯的味道。也恰是如此,我們的生命變得越來越富足,生命的味道變得越來越豐滿,生活也開始隨之散發出迷人的味道。

? ? ? ?人生啊,正是煮石頭湯的過程,需要加很多豐富的佐料去燉、去熬,而豐富的佐料除了源自于你自己以外,還有你與生命中無數存在的他者的真誠的交流分享。

? ? ? ?愿你人生的這口石頭湯味美而富足,回味起來能倍感幸福。

? ? ? ?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