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查理.芒格
規規矩矩的看了前言和第一章,主要的印象是,培養一個獨立的人格,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 巴菲特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 查理還說了一個,看事物總是要從反面去看,always。這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思考和正面的反饋。
- 查理的研究方法,大量的觀察和思考人類失敗的原因,這也是上述從反面來看問題的直接體現。
- 第一章寫了查理的生平。從他的婚姻來看,巴菲特的評價是查理從來都不會受到別人的影響,對于她的妻子南希的評價是“干得不錯”。比較令我意外的是,查理真正開始走上財務自由之路,也是在36歲左右,開始進行一些股權投資,37歲時涉足房地產,40歲時賺到了第一桶金140萬美金。接下來遇到了巴菲特,在他的建議下不再把律師事務所作為終身職業,走上了投資之路。
kindle看書的一個重要缺點是,不像實體書那樣便于查閱,讀書時做筆記和加書簽就很重要。
前言中收錄了查理和沃倫的相互評論,語言幽默睿智,還值得回頭再好好品味。
----------------------------------------
接下來才是自己的思考和延伸。
首先我們還是要去看大量的書,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要求,是培養獨立思考和加深學習的好方法,目前的我還是隨心所欲的寫,真正的讀書筆記大概要胸有成竹,下筆成章的,有真正主題和中心思想,而不是小學老師告訴我們的“流水賬”。這點還需要努力。
關于反向看待問題,也是減少焦慮和沮喪等負面情緒的良好方法。現在來看工作中種種不滿意,出現的各種問題,問問自己怎么來看待,如何來解決,這是一個正向的思維,也避免過多的依賴和不良心態的發生。問題意味著機會,在生活中多發現問題,多思考解決方案。
從這點出發,對于沒有太多自由時間始終在焦慮的門口徘徊,目前認為這提供了我學習時間管理的良好機會,在簡書上看到帕金森定律:“工作會自動膨脹,直至占滿所有的可用時間。”這個磨練還得繼續下去。
從這點出發,工作中需要大量時間的簡單重復工作,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如果沒有人手可以分擔可以委派,自己怎么來執行,其中又涉及到很多人的支持維護,局面和時間都無法自我操控,我能做的是什么。掉到地上來,感覺每走一步都好艱難,也不斷的提醒我財務自由或者自由的時間是多么重要,但是反過來講,真正給你自由的時間,你如何去安排和利用呢,首先要解決好這個問題。
焦慮,從心理學上來看,需要去適應它,和它做朋友,適當的焦慮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促使我們去思考。正如這段時間我對自己的總結:近十年來舒適的環境讓我放棄了主動的思考和自我成長,當焦慮真正來臨時給我了迎面一擊。
知乎上說到如果你在乎別人的看法,那就多思考培養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提高品位等,總之采取方法做到一個優秀的人。
最后再說一點,喚醒自己的是自己的夢想,這幾天都只睡了5個多小時,早起還是挺令人愉悅的,在演講課上聽了趙闡述的主題也很有感悟,查理選擇早餐時間與人約會提高一天的時間管理效率,這些都作為我探索時間管理的基礎。本來想作為今天的標題,后來發現寫的是一篇讀書筆記,就不要太發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