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幽谷覓仙蹤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寒露時節,有幸和文友訪游仙臺山。應了那句話,山不太高,海拔一千二百米,因其勢儼如一尊大仙,故名“仙臺山”。剛聽到這個名字,立時想起了日本的櫻花。起初因為魯迅,他讓國人記住了仙臺,記住了上野的櫻花;后來是櫻花本身,它恍若仙子開滿枝頭,美哪還有什么國界。仙臺山雖無櫻花,漫天飄飛的紅葉也足以令人心馳神往。

清晨的霧氣還未散盡,陽光便從山脊旁斜射過來,打在山間的松柏、黃櫨、草叢上,松柏更顯蔥翠,黃綠相間的色彩更加艷麗奪目。一叢紅透的黃櫨和幾株野菊依著山角,在灰白巖石的映襯下,分外妖嬈。久久回望,它們在晨曦的迷蒙里,目送我們沿著山坡,走進幽深的漆樹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勢并不陡峭,山路蜿蜒盤旋,石級順勢而建,曲曲折折、古樸自然。古木叢生、林蔭匝地、紅葉遍野。放眼望去,這是秋風與落葉共同的杰作,把大自然最美的詩行,寫在游人行進的腳步上。你的雙腳,沿著石級一步步攀登,每一步都感到堅實有力,冰冷的石頭仿佛有了溫度,它的“軀體”一定寫滿了故事與傳說;同樣,你的雙腳又覺出綿軟和溫存,那是秋葉用最豐盈的情意,滲入你的血脈與靈魂。 這樣的路,走起來一點都不覺累。石級一會兒來個轉角,一會兒有個陡坡,高大的漆樹橫亙在路上,刀割的傷痕歷歷在目,或者一些青桐叢叢林立,毫不拘束、任意生長,像一些任性的孩子,在這個原生態的森林中遍地叢生。借著山勢,透過這些樹木的縫隙,我們可以隱約窺見周圍起起伏伏的山巒,叢叢蔟簇的野楓、黃櫨、柿子樹把群山點染得斑駁明麗,像一抹晚霞鋪灑在山坳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腐朽的木根、怪異的石壁,狹窄的巖縫和垂在巖邊的野菊花,都會引我們駐足,觀望。山中有詩云“紅葉居山久,春萌秋盛開。勸君莫采摘,美從自然來。”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生長,很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偶爾有“四龍盤鳳”“仙臺齊柏”的字跡,也是因景而設,增添情趣。林中異常清幽,天空明朗,陽光穿過樹隙鋪陳在山脊和落葉上,打破林中的寧靜。停下腳步,停止喊山,靜坐石級,我們便會聽見清脆的鳥鳴從山間傳來,仿佛繞著山脊盤旋了一圈,然后送入你的耳底。最后,陽光仿佛一下子傾瀉下來,把我們托上了山頂,紅透了野楓、黃櫨一下子把我們包圍,我們就像蒸騰起來的火焰,與周圍的群山一起燃燒起來。一座山把山西、河北一分為二,可是,秀麗的大好河山沒有界限,放眼望去,在光與影的交織中,群山連綿起伏,層林盡染,一片秋光無限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站在漆樹灘的頂峰遙望仙臺山,在一片霧靄嵐煙里,它像靜立修行的仙人,長衣拂袖,孑然肅立,若隱若現。我將伴著紅葉,踏著幽長的山谷,去尋覓古拙樸野的仙人,看它擁有怎樣的奇靈幻境,迷得山川蒼翠、古意盎然、紅楓遍野。有詩人贊曰:“井陘山水美如畫,仙臺秋葉紅勝葩。”

圖片發自簡書App

秋風習習,白云悠悠。仙臺主峰石級很高,用碩大方正的石塊砌成,一級一級,大小均勻,它們用堅硬的身軀為這座山峰架起了一道天梯。每走幾步,就要大口地喘氣,緣何叫仙山,仙人居住的山,是讓你隨便爬上去的。不過也好,就著換氣的當口,黃艷艷、紅彤彤的樹木依著山勢,在巖角佇立在你的面前,它們的嬌艷是與生俱來的,不做作,不張揚,只占據石縫一角,婀娜有姿、燦爛生長。采一片紅葉,透視陽光,一瞬間你便被醉人的酒紅俘獲了,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或者,你走到山勢拐角,總有一株松柏長于崖上,他和山體構成和諧的畫面,頗有華山小松之姿。就是這樣,一步一景,情隨景動。走累了,便斜倚欄桿,讓高海拔的山風吹拂起我長長的秀發。秋風舒爽,仿佛從山的那一邊吹來,山的那一邊一定還有山,風的盡頭還是風。汗水打濕額頭,臉頰緋紅,唯有如此,我才會站在一個高高的位置,盡覽群峰起伏、層巒疊嶂、萬山紅遍。秋天,是仙臺山最美的季節,在陽光的照耀下,每一抹顏色都充滿著溫暖又迷人的秋意,就像打翻了的調色盤,融在這幅秋意濃濃的畫卷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等我們走下山,和芳芳、劍新、心禎姐在石砌的老屋前合影,老屋古樸典雅,藤蔓匝墻,頗具古意。往回走時,我們又撿起許多黃櫨,野楓的葉子,還采了一束小蘭花,夾在了書頁里。一路上我們盡踏著紅葉上山,沿著曲徑通幽的山谷盤旋,順著高大的石級登高望遠,實際,我也沿著崎嶇的山徑一直在尋找,除了仙臺山本身,它還“仙”在哪里?

我想,我找到了,仙臺山沒有“仙”。它有的只是生長了幾十年、幾百年的蒼松古柏;是郁郁蔥蔥、蒼蒼莽莽的植被草木;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曲徑通幽、秋風畫境;還有就是上天賦予它的空靈清透、天意盎然……這就是仙,是“仙氣”,正如林中石刻寫“花木雖無言,與人同生命。”走近它,你便回歸了自然,身心愜意,悠哉游哉,豈不也成了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2018年10月26日1:03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