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過年是越來越沒意思的事,但是有一個好處,可以見到平時想見卻見不到的人。
這次放假回老家,一切還是以前的樣子,但三年過去了,卻也物是人非。與我同歲,甚至比我小兩三歲的女孩男孩都已退學,早早步入社會的染缸。見了好幾個女孩,她們臉上的稚氣未脫,卻有一副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以前和她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這次見面很是欣喜,因為我在外上學,她們在外打工也不?;丶?。寒暄了幾句卻發現已無共同語言,她們關心的是在哪里上班工資更高一點,有沒有對象,結婚有沒有孩子。我費力的調節氣氛,欣喜熱情,她們卻已冷清,尷尷尬尬,不歡而散。
她們是看不起讀書人的,覺得不讀書一樣可以工作掙錢,還可以提前很長時間。我沒法和她們說道理,因為她們身邊都是一樣的人,并且沒有享受到讀書帶來的福利。
我們走的已是不同的道路,以后可能再無交集,以前的玩伴現在見面卻默默無言。三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卻改變了好多人。看似熟悉實則陌生,一條鴻溝就此形成。
心里很難過,有點黯然,心疼她們自己還只是一個孩子,懷里卻抱了一個更小的孩子。我們要走的應該是一條全新的道路,一條我們父輩沒有走過的路。然而他們再一次步入父輩的后塵。若無意外,結婚生子,在小城市過一輩子,就這樣了吧。
楊瀾說: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學,讀那么多的書,最終不一樣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普通的工,嫁做人妻,洗盡鉛華,相夫教子??墒峭瑯拥募彝?,會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后代,會有不一樣的素養。
我想,我們的努力與堅持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可以自由并且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看看這個世界,并且被世界愛著。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