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據(jù)說,在二戰(zhàn)戰(zhàn)敗之后,很多日本人才知道,天皇是人不是神。
關于這一說法,國人談及時,多會以之為笑柄。
但是,面對自身,情況又是如何呢?
其實,國人把人當作神的時代遠遠還沒有結束。
這樣看來,談笑之后的自我反思能力,一些國人似乎是弱之又弱的。
把人當成神,無論是出于盲目的崇拜、還是出于不分青紅皂白的痛恨與嫌惡,其間都暗含了太多奴化與無知的成分,都是不可取。
把人當成神,在今天,仍然有最為普遍“財神”、有“成功之神”,當然,還有其他“神”,此處不展開。
把人當成神,在自今以往的歷史中,有兩類,一類是“喜神”,就是荒謬的崇拜與山呼;一類是“惡神”,就是無下線地惡搞與鞭尸。
兩者雖然表現(xiàn)不一樣,其實,本質是完全相同的。
無論如何,人就是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也也有不同的面向。
這里,來說一個人,清朝的孝欽皇太后慈禧。
關于慈禧其人,笑罵自由各人去,這里不做評論。
此處,根據(jù)裕德菱在《清宮禁二年記》卷上中的一小段記載,讓大家看看這個外洋歸來的女孩子對慈禧太后初次見面時的印象,希望大家從人的角度來認識一下這位權傾一時的高層婦女的形象;同時,也看看慈禧太后后面的光緒帝與皇后的狀態(tài)。
裕德菱曾隨父親出使國外,其在法國四年,歸國后居清宮兩年。《清宮禁二年記》就是裕德菱后來對當日在清宮時各種事體和景況的記述。
話說,當日裕德菱母女受了慈禧太后的宣召,進入內廷。一路上,宮中所見,前所未睹,自然感到好奇、覺得新鮮。那些內監(jiān)引領,路途見聞,此處略過。
且說,裕德菱母子一行,剛到大殿門口,又遇到了一位婦人。這位婦人的裝束,與前此她們見到的那位慶王公主一般。這位婦人的特別之處,就是她的頭上戴有造型為鳳凰的飾物。
這位婦人,笑容可掬,見到裕德菱母子一行之后,與她們握手致意。這個動作,在這位剛從法國歸來的女孩子看來,似乎和西方人的禮儀沒有什么差別。
裕德菱詢問他人之后,才知道這位婦人就是當朝光緒皇帝的皇后。
裕德菱在這里沒有記述向皇后叩首請安的場景,想來,當時或許沒有如此行禮。因為,一來,她前面已經(jīng)說到皇后與她們握手相見;二來,如果真有向皇后叩拜的情景,推測,她也不會忽略或者遺忘。
皇后還對裕德菱母子一行說:
“太后特別命我來迎接你們!”
裕德菱細細打量皇后的舉止,見她溫良和藹,很易親近。再看她的身形,體態(tài)甚美。只是,皇后的容貌并不是十分漂亮。
很快,就聽見大殿之中,傳來非常洪亮的聲音,召呼裕德菱她們道:
“即來陛見!”
也就是要求她們馬上進來,謁見當政者。
裕德菱母子一行聽見宣召,馬上進入大殿之內。
慈禧太后就在大殿里面。
那天,慈禧太后身上穿的是黃緞長衣,衣上繡著淡紅色的牡丹。
太后的頭披,和身上長衣的顏色花式一致。太后頭上的左右兩側,配戴著珠玉做成的花;頭的左邊,有珠纓佩掛;頭頂戴著的,是玉制的鳳凰。
太后的長衣之外,還搭了一個披肩。這個披肩,是用明珠織成的。那些編織披肩的明珠,全都精細圓潤,大小和黃鳥的卵差不多。編織披肩的明珠,勻稱齊整,每一顆珠子的色澤都完全相同。據(jù)說,太后的一條披肩,用珠三千五百粒。這是裕德菱長這么大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太后的披肩,形狀看起來很像漁網(wǎng)。披肩的上面,又用兩個美玉制成的鉤子,綁了一只玉纓,垂在上面。
此外,太后的手腕上戴了兩雙珠釧、一雙玉釧。
再看太后的手上,第三指和第五指戴有戒指數(shù)枚,全都是玉制的。右手上,罩有金護指,長約三寸;左手的兩個手指上,罩有玉護指,長短與左手的相同。
太后的鞋子上,滿系著珠纓,并飾有各色寶玉。
太后見裕德菱母子一行到了,她馬上就站了起來,與大家一一握手,面帶笑容,很是可親。
裕德菱母子一行,見了太后,也不敢輕忽,全都按照規(guī)范向太后行了禮。
太后見她們對宮廷的禮儀很是熟悉,似乎非常驚奇。
接著,太后對裕德菱的母親說道:
“裕太太,你是用什么方法教育你的子女啊?禮節(jié)都這么周全,真是奇事啊!她們在國外那么多年,這我是知道的。怎么她們講起話來,和我們沒有一點差別呢?還有,她們怎么都長得這么美麗啊?”
裕德菱的母親馬上回答道:
“她們的父親對她們督責非常嚴厲。先教她們學習中國文字,然后才讓她們學習別的。而且,平常對她們管教得很勤。”
太后說道:
“我很欣慰,也很高興,她們的父親能夠悉心撫育她們,而且還給她們授予良善的教育。”
太后還挽著裕德菱的手,細細端詳了她的面容,并且笑著在裕德菱的兩頰上親了親。
之后,太后對裕德菱的母親說道:
“我很希望你的女兒能夠陪在我身邊!”
裕德菱聽了之后,非常高興,還謝了謝太后的仁慈和藹。
太后還問起裕德菱等在巴黎時穿著的衣服與鞋子是什么樣子的,而且,她問得非常詳細。太后叮囑裕德菱母子一行說,要經(jīng)常穿戴西方人的服飾,因為自己深居宮中,很少會見到西方人的穿著打扮。之后,裕德菱在與太后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在西方人的服飾鞋帽中,太后最喜歡路易十五式的高底女鞋。
太后和裕德菱說話時,裕德菱看見有一人站在旁邊的不遠處。
很快,太后就對裕德菱母子一行人說道:
“我領你們見一下光緒帝吧。但是,你們必須稱呼他為萬歲爺,你們稱呼我為老祖宗就好了。”
大家與光緒帝見面。光緒帝與裕德菱等握手,神態(tài)不是很自然,顯得有些忸怩。
觀察光緒帝的身高,約有五尺七寸,身材很瘦,但是舉止端莊,英俊挺拔。他的鼻梁很高、額頭寬廣;眼珠黑亮,奕奕有光;嘴巴有些大,牙齒潔白。整體看來,他的神采非常好。
裕德菱仔細觀察光緒帝,發(fā)現(xiàn)他一直都面帶笑容。
裕德菱還說,光緒帝的笑容之中,暗含著憂郁。
不知道,這種笑中帶憂的印象,是裕德菱當時的記憶,還是她后來寫作時的生發(fā)。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