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不少人前段時間都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煎餅攤的大媽跟顧客發生了爭執,大媽生氣地說:“我月入3萬,怎么會少你一個雞蛋!”
這下讓買煎餅的白領們瞬間啞口無言。
這樣的新聞最近好像尤其的多——
一對90后夫妻創業買饅頭,月收入2萬元。
大學畢業做快遞小哥,月收入破萬。
高中未畢業做外賣小哥,月收入超985畢業生。
我想其實最初目的是想讓大家知道:職業不分貴賤,只要肯付出努力,就能夠成功的賺到錢。
可是這樣的正能量事件,到現在已經慢慢地演變成一些人借機抨擊“高學歷無用”的成功案例了。
在這些新聞下經常看到的就是:“讀書有什么用,還不如去賣煎餅!費那么大的心思考進了大學,有什么用,出來工作了賺的還不如一個賣煎餅的大媽多呢!”
昨天,朋友的侄子就在家里鬧騰,正讀高中的他,看到了網上說大學畢業生賺的比高中沒畢業的少多了!
非說讀書沒什么用,要輟學去打工。
這也讓他父母氣得半死,但是他有理有據,他們又不知道怎么去反駁。
于是朋友說了一句:“讀書的用處,可能就是讓你不會輕易的說出讀書無用這四個字吧!”
想一想,好像真的是這樣。
02
我記得去翻這條新聞的評論時,印象最深的是:“剛騙我去迪拜撿垃圾,又想騙我去北京賣煎餅!”
其實在調侃的語氣下,表現出的是,面對此類事件,大家已經越來越理性了。
因為大家知道,賣煎餅、撿垃圾致富的可能性太小了,讀書、高學歷雖然不一定能給你帶來成功,但能確定的是,會給你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和更多的選擇權。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演講,里面說:
“你可以每年招聘季的時候去大學里轉轉,看看大專、普通本科、985、211都各是些什么樣的企業在招聘。
你也要去偏遠地區和北上廣這樣兩類城市去看看都各是些什么樣的企業在招聘,你就知道差距了。”
最后他說:“世界上所有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絕不會去一所一般的學校招聘。”
多么扎心的一句話,但真的就是事實。
其實我們當初找工作時,多半都吃過學歷的虧,看著那些知名大企業,你很想往里面投簡歷。
可連他們列出來的招聘要求都不符合,連簡歷都沒資格發過去。
之前認識的一位HR,在一次招聘中,面對收到的上萬份的簡歷,他第一個動作就是讓下屬按照學歷學校排列。
博士>碩士>本科,985、211>普通本科,而大專的直接pass。
而他本科的簡歷都沒看完,已經優先的挑完了來面試的人。
到這你還敢說學歷不重要嗎?
很多時候,高學歷就是你前往更好的企業的敲門磚,當你的磚頭不夠硬的時候,連敲開門見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學歷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和你的能力畫上等號。
我們只看到了有些人賣煎餅月入3萬,看到有人撿垃圾致富,但有沒有想過,可能對于他們來說,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所以她只能選擇去做這些體力工作。
你會發現,你學歷越高,讀書讀得越多,證書越多,接觸的東西行業越多,你的眼界越寬,選擇性也更廣。
而因為你的選擇增多,你也更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想要去從事什么,想要往什么方向去走,這樣成功的路徑就更多,可能性也更大。
03
讓我們來想想,我們的身邊往往什么樣的人才會說讀書無用?
第一種:沒讀過什么書,但是憑著自己努力有了點小成就的人。
第二種:讀了書,但是沒讀出什么名堂,于是就哀嘆的人。
從這里想想,就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半吊子們才會用那句“讀書無用”來安慰自己,而我們可能就是為了要遠離這些人,才需要好好的讀書工作吧?
有人說學歷不重要,清華出來的不也有去賣豬肉的嘛!但你想想,菜市場賣豬肉的那么多,怎么就單單火了他一個?
就是因為他是清華的,才會引發網友討論,才會火。
有的時候,高學歷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更多的是更易于成功的機會,更有價值的人脈,和更高大上的圈子。
其實我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想要往更好的圈子里擠,都是想過更好的生活。
可如果你從最下面往上爬,爬到死可能也不如有些人剛開始的起點高。
我們可能沒有好的家庭去給你當墊腳石,那么這時候,高學歷,無疑就是最容易得到的一塊砝碼,讓你有足夠分量立足在更好的圈子里。
我想能夠輕易被煎餅大媽月薪3萬就騙去賣煎餅的人,多半也會嫌棄賣煎餅的工作太苦太累,最終也還在后悔沒繼續在空調房領著幾千塊混吃等死。
04
學歷究竟是什么呢?它看似是薄薄的一張紙,實際上卻凝結了一個人拼搏獲得的成績,認識和交往過的人,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還有戰勝困難和疲憊的勇氣。
學歷的背后,體現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和素養。
所以與其說學歷重要,倒不如說學歷背后體現的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克服逆境的能力還有人際交往能力更重要。
好在這些能力,除了從課堂里獲得,也可以從生活里,工作里,甚至一段感情里獲得。
當你為了晉升努力學習專業技能的時候,提升的是學習能力;
當你一次次戰勝困難堅強爬起的時候,提升的是克服逆境的能力;
當你從愛情和友情中得到經驗和教訓的時候,提升的是人際交往的能力。
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所大學,不管你正處于哪一個位置,只要能夠不斷提升和鍛煉自己,就做對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來源:知乎? 作者:金融保險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