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過去200天了,你都做了哪些事?我卸載了朋友圈

01

年初時,我卸載了朋友圈。

總有朋友會跑來問我,你怎么不用朋友圈了?

我就回問對方一句:你為什么要用朋友圈?

以下是我收集到的一些答案:

因為我要秀呀/因為朋友圈里有朋友啊

因為想看暗戀的男神/女神的近況呀

因為我要知道我的客戶在想什么啊

因為我要看看老板都在關注什么啊

因為我在做微商呀/因為我需要集贊啊

……


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為自己找到特別合適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沒有錯。

以上這些答案,我也相信這都是不同人真實的想法。

但其實其中有一部分是小我的伎倆,去扯出看似合理的理由讓自己放棄思考本我真實的感受和需求。

這句話很繞,我們通俗的解釋一下就是:

其實你主要是怕孤單,怕和別人不一樣。

這時你一定會又跳出來說,不不不,我的朋友圈里發的都是我生活里逼格最高的行為了,都是為了彰顯我的不一樣。

嗯,孔雀開屏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最美,不過在游客眼中他們都只是在開屏。


02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奇怪的時代,一方面媒體都在談論解放天性,廣告都在宣傳彰顯自我,而另一方面的現實是在大部分人的成長環境中貫穿始終的一個主題是:整齊劃一。

上學,我們要穿校服,女生一律要齊耳短發,男生一律要小平頭。

考試時,決定我們成績的試題都有標準答案。

如果你和別人不一樣,你只會遭到老師的鄙視,同學的嘲笑。

除非這種不一樣可以讓你飛升上仙,哦,不,是提升階層的。

不少名人軼事里都有這樣的橋段,在學校時因為過于跳脫被老師所嫌棄,之后再采訪老師時,則一個個如伯樂般大肆贊許:某某小時候就和別人不一樣,那時我就知道他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一路走來能一直釋放天性并獲得成功的人只是少數,他們可以成為幸運兒。

更多的人則在教育和分數大棒的淫威下磨光了自己所有珍貴的麟角,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普通人。

然后又被父母指責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很難接納在同一個層次上個體有不同方向和形態的延展,幾千年過去了,因材施教依然可遇不可求。

百花齊放也只許都是同一種顏色。

所以別人都用了,你怎么能不用呢?


03

打開微信,那個發現上的小紅點好像有無窮的魔力,如同潘多拉的寶盒一般,不斷的引誘著我們一遍遍的點開,我們好像得了一種紅點焦慮癥,一會兒不點就會渾身難受,好跟錢包里少了一百塊錢一樣。

我們生怕我們錯過了什么,甚至顧不上關心此刻自己好不好,也要先確認朋友圈里好不好。

那里好像有整個世界一樣,一旦錯過,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

我們怕自己跟不上這個世界。


其實作為有效資訊渠道,朋友圈從來都不是最優選擇,它總是很容易被附著很多的目的。

當你看見朋友推薦一個餐廳時,你很難判斷他是為了得優惠券還是為了體現逼格,還是因為菜品真的很好吃。

當有人評論一件社會新聞時,你很難確認他是否帶有自己的主觀情緒,是否誤導了事件的真實性。

你為什么不能靠自己用一種更獨立的方式去獲取你感興趣的信息呢?

老師沒有教呀!

我們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一種依賴性的呈現,作業需要家長檢查,重點難點需要去上補習班。

我們從小就習慣靠外界的力量獲取我們期待的結果,卻很少有機會學習什么是獨立思考。

所以朋友圈簡直太適合我們的習慣了,別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別人說什么我就信什么。

這樣不會犯錯,不用動腦,一本萬利,還賺了人情,有什么不好?

是呀,有什么不好?反正你只想和別人一樣啊。


04

有人說時間花在哪里,是可以看得見的。

我不知道忙于點贊的人是不是能收獲比其他人更珍貴的友情,但我知道,當我忙著賺錢的時候,我是沒有時間看朋友圈的。

其實時間也是有成本的,這成本取決于你對自己價值的判斷,而這成本也決定了你在別人眼中的價值。

當你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讓50個人為你點贊,以換取9.9元包郵的迷你電風扇時,那么你一個小時的價值就只值9.9元。

而在那50個人眼中,你的價值也就只有9.9元。

也許你不同意我對你價值的估值,但至少你得承認這種事兒馬云一定不會干。


在我的職場生涯中,我也從沒見過哪個老板去為實習生搶到免費滴滴優惠券的朋友圈點贊。

他們有時忙的連飛機餐都沒空吃,他們的賺錢單位都以分鐘來計算,他們的生活里有太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值得去花時間,而時間是比他們購買的任何奢侈品更為奢侈的物品。

當然我并不是說時間只能等量兌換成錢,但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連錢都沒有還談什么自我認同呢?

連自我認同都不具備,你有什么底氣認為自己發的朋友圈能體現出你和別人不一樣呢?

當你的生活很豐富,有很多有價值的事情要做的時候,你會用更快捷的方式獲取你所需的資訊,你會更專注于構筑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忙不更迭的去一遍遍刷張三吃了什么,李四干了什么。

因為你的內心深處不會有恐慌,不會擔憂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你知道此刻的你很好,無需向任何人告知,也無需靠任何人的贊許來獲取安全感。

畢竟時間是你的,生活也是你的,為什么要花在別人身上呢?



如果你對時間、工作、生活的規劃和管理感興趣

歡迎關注我的文集【肆意生長 認真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