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怎么管?

時間管理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是這個領域里的達人、專家。我周圍的伙伴也不停的參加各種培訓和分享,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技巧,但收效甚微。有朋友問過我,你有沒有覺得時間這個東西越管理越忙亂、越管理越壓抑?當然我也有這樣的感覺,今兒就來聊聊時間管理。

官方定義: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是通過事先規劃并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

常用的時間管理方法列舉:

(1)時間管理矩陣:帕累托原則,根據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進行優先級安排。

來源于網絡

(2)列清單:主要是針對當日、本周待辦事項進行梳理,根據優先級進行排序,逐個完成,每天進行回顧,沒有完成的事項濱并入到第二天清單當中。

(3)番茄鐘:適合有整段不被打擾的時間,鍛煉專注力,適合學習、閱讀、需要高度投入的事情。

(4)GTD:Getting ThingsDone,"把事情做完"。其核心理念概括出來就是必須記錄下來要做的事,清空大腦,然后一步步按照設定的路去執行。GTD的五個核心原則是: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

來源于網絡

(5)三件事或是五件事:每天將自己認為必須要做的三件或五件事列出來,它們是你當天必須要完成的,其他的根據實際情況安排。

(6)莫法特休息法:連續分段時間管理法。每隔一段時間變換不同的工作內容,調動不同的大腦版塊,產生新的精力興趣,而原來的精力興趣則得到抑制,這樣人的腦力和體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調劑和放松,很多地方將它歸為多線程任務處理。

(7)等等、等等(不用一一列舉了!)

除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技巧,還有各種app工具進行輔助。很多伙按照教科書般的步驟嚴格進行時間管理,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這是為什么呢?有些朋友發現,過分強調提高時間利用率,把時間崩得死死的,會產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進感情、滿足個人需要、體會生活、精神愉悅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機會,造成更大的壓力和急躁,于是,就徹底放棄了。不管不行,管的太多也不行,那怎樣才是合適的呢?

來源于網絡

這就有必要引出時間管理的進化過程,如下:

(1) 最早時間管理,著重利用便利貼與備忘錄,記錄、提醒自己,在忙碌中調配時間。

(2) 二代時間管理,強調日程清單、待辦事項清單,反映了規劃、計劃的重要性。

(3) 三代時間管理是目前最為流行、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依據輕重緩急設置短中長目標,將目標分解至月、周、日,再結合前兩代時間管理的方法,實現時間管理,達到最高效率。

(4) 最新理論,否定"時間管理",主張關鍵在于個人管理,與其著重于時間與事務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從以上過程可以看出,時間管理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即使再高效的時間管理也無法確保我們有足夠的精力處理每一件事。最新理論并不是在真正意義上否定“時間管理”,而是將它納為個人管理的一個模塊。從個人管理角度看,時間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運用時間。其目的是除了認清你該做些什么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決定什么事情不應該做;利用時間管理方法不是為了完全掌控時間,而是降低變動性,最重要的是透過事先的規劃,做為一種提醒與指引。

來源于網絡

如何做到有效時間管理呢?下面,分享一下個人經驗:

一、價值與心態

梳理、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每天那么多事要忙,到底什么事才是你真正愿意付出的呢?價值取向會幫助進行優先級排序。這里的價值取向分為終極目標價值取向、現階段工具價值取向,工具價值取向是實現終極目標價值的途徑。比如,有個伙伴熱愛畫畫,她的終極目標是成立自己的手繪工作室,成為自由職業者;現階段工具目標是通過工作積累資金、學習溝通、人際交往等等通用技能。

保持良好心態,做一個現實樂觀主義者。切忌盲目攀比、好高騖遠。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有事情也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沒有真正的“同一條起跑線”,也沒有原樣可復制的成功,找到自己的節奏,踏實走好每一步,努力實踐。

二、不貪多、易區分

以質量提升自我成長,別以數量自我欺騙。待辦清單上大大小小25件事(隨便寫的,有少有多),一上午就全部打上勾了,全部做完很開心是不是?那么復盤一下吧,學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得到了提升?這些工作都必須是你親自做嗎?有沒有合并同類項的可能?你確定你真的做完了嗎?雖說量變會引起質變,但成長這事還是踏實些好,確保高質量完成每件事才是最終目的,同樣做完一件事不同的投入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有質量的數量積累才能達到成長飛躍。

還傻傻的將工作和生活事項寫在一張表里嗎?分開吧!優化待辦清單,將工作時段與生活時段分開,工作時段專注工作事項,生活時段專心體會經營生活。每天的待辦清單,不用洋洋灑灑寫那么多,列出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必須要完成的三到五件事,其他的靈活安排,就足夠了!

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還在苦苦的打分、算加權、排列重要緊急和優先程度?還在苦惱上班期間番茄鐘頻頻被打斷?糾結每天的回顧和復盤,耗時幾十分鐘成為負擔怎么辦?快醒醒吧,退后三尺,冷靜的想想,現在的方法真的適合你嗎?你明白對你什么是重要的嗎?你真的如同CEO一樣,有那么多事需要區分重要緊急程度嗎?你的工作性質適合在上班期間用番茄鐘嗎?回顧和復盤,有梳理出模板和關鍵問題嗎?多問問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會有效果。

四、多樣組合、靈活應變

時間管理技巧特別多,《超級時間管理術》、《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會簡化工作的人升職更快》、《拖拉一點也無妨》、《這樣工作最高效》、《把時間當做朋友》等等,有太多類似的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時間管理小技巧。方法是用來使用的,而且是靈活使用的,多樣組合,達到效果就好,不要死板硬套,否則就流于形式,沒有效率可言。

五、時間管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時間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享受生活,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狀態那就暫停,重新審視,重新開始。暫停是為了更好的開始,及時糾正,才會越走越好。

以上五點是我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在時間管理這條路上我也走過很多彎路,慶幸的是果斷叫停,重新開始。

時間不多不少就在那里,你管不了它,你能管的只有你自己!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每一次成長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