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也許是受到國家五年規劃的啟發,也許我們本來就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情結,從我不再貪玩兒年紀——初中開始,就年年有,月月有成績提升的規劃要求。也是從那個年紀開始,就像打開一扇緊閉的大門一般,發現許多的地方都在講規劃、談總結、論得失,然而一年下來,個人的許多宏偉目標真正實現的,又是寥寥無幾,我不禁在想,我們許多看似宏大具體的人生規劃,真的有它存在的意義嗎?如果有,那漫漫一生,又從何處規劃呢?
? ? ? ? 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剛來公司一周多,正好趕上公司的上半年度總結大會,大會過后,就要求為實現公司的十年目標,對自己的未來五年做好規劃;兩個月后,公司考慮到員工的意愿可能會產生些許的變化,又要求所有員工重新制定自己的五年規劃;如今年末將至,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公司要求每個人做好2017年總結和2018年規劃。半年下來,單是個人總結規劃就要寫兩三次,這還不包括之前在學校時的職業生涯規劃。然而半年以來,做的工作還是那些工作,內容還是那些的內容,看著和規劃有很大的聯系,按著規劃的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其實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你如果留在此處必定會經過的路程。
? ? ? ? 曾經包括現在,有多少人制定的所謂規劃,并不是自己將要走的路。規劃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意義在于,它使我們更清晰的看到沿著這條路走到的盡頭,且不說沿途的忐忑它無暇顧及,恐怕就連我們偶爾的任性自由,它也愛莫能助。
? ? ? ? 誰知道我們會不會遺憾錯過了最應該任性的年華。在可以任性,可以胡鬧的青春年華里,如果我們拿著五年,拿著十年,甚至一生的規劃來束縛自己,那等我們目標實現,再來回顧當年歲月,是該慶幸自己有一個完滿的規劃,還是應該遺憾我們用最美好的年華打造出了更加被束縛的現在呢?
? ? ? 誰知道我們會不會驀然回首,卻看到了一條更寬廣,自己更喜歡的道路。我知道肯定會有許多人后悔當初上大學時選擇的專業,也肯定會有人后悔進入了目前所在的行業,更肯定會有人,在轉過年后,就離開了目前所在的公司,另尋他處。我們就是在這樣的選擇與修正之間,慢慢地確定下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在選擇與堅持之后,慢慢地把這條路走的更堅定,更寬廣。那么回過頭再來看看當初在學校時的職業生涯規劃、人生規劃、五年規劃、十年規劃,是不是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 ? ? ? 誰知道我們會不會因為途中的坎坷而止步不前。現實中,有多少人的規劃是分了長期、中期和短期,那么的層次分明,那么的細致翔實,然而又有多少人在這份規劃上掙扎不前,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自己的目標,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是的,我們就是這么的脆弱,目標那么誘人,然而我們就被路上的小石子絆倒了,從此就懼怕大步向前走了,就恐懼可能的跌跌撞撞了。而這個時候我們的規劃呢!它還在一直誘惑你達到目標,卻全然不顧途中受傷的你,需要休息片刻,整裝之后再出發。這樣的結果就是你越來越降低自己的目標,越來越懷疑自己的能力,越來越恐懼繼續前行,就在這懷疑與恐懼之間,你過完了自己的一生。那么這樣一條道走到黑的規劃,是不是又顯的可氣呢?
? ? ? ? 上帝不曾把我們從生到死像劇本一樣寫好,我們又何必給自己做一個無意義的規劃,然后像劇本一樣活著呢?漫漫一生,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目前走的路就是將來要走的路,也不能保證我們會不會在路途中偶爾放松,稍作休息,那么這樣的道路,這樣的一生,又何須規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