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作7個年頭,朋友大嘴從一名技術工程師,變成一個管理者。之前只需要負責管理好自己即可,現在不僅要管理好自己,更是要管理10個人的小團隊。在技術上他無所不能,可在管理上最近讓他感到焦慮和困惑。
我們在同一個城市,經常會有聚餐喝酒的機會。最近一次喝酒的時候聊起他最近困惑。在團隊管理中,特別是工作中溝通時,他的下屬都會顯特別不高興,甚至有時還產生消極的情緒,使得整個團隊都充滿著消極的情緒,很大程度的影響著工作的開展。他舉了最近一次工作安排的例子。
一個新產品研發方案需要一個月內完成,面對這個工作時,他把團隊中最有能力的小張叫到辦公室,把整個方案框架和細節,以及注意事項跟小張說的清清楚楚,他想這樣小張就可以快速去執行,可以提高工作完成質量。大嘴說了很多,小張一旁記著。大嘴偶爾也會看到小張時不時鄒眉頭。整個談話過程,小張從最開始的滿面笑容,到最后走出辦公室一臉愁味。
這樣的情景,在大嘴跟下屬溝通工作中經常出現。他也十分的納悶,已經將工作規劃和如何做說的很清楚了,為什么大家還是感覺不高興的樣子呢?
二
大嘴這樣的困惑,讓我想起最近在拆書練習過程中,剛好碰到的類似的情況。一個拆友分享了他在工作當中遇到的一個很好的領導,他的領導的做法。這位拆友說,在跟他領導共事時是很愉快,盡管工作量不少,但人是積極有干勁的。他的這位領導有一個很好的習慣,每次安排工作時,都會先問他對工作的想法和規劃,并在不斷的提問過程中,幫他理清了工作思路,讓他感覺到這一切都是自己思考出來,很有成就感,不僅這樣,更厲害的是,在每次工作規劃完成后,他領導都會對他說“我可以給你提供什么幫助?”。
他繼續說,在跟別的領導工作分配過程時,他總能感覺到不是很高心,因為他自己的想法沒有被尊重,更是沒有說的機會。而現在這位領導的卻讓他對工作充滿信心。
我跟大嘴講一個跟他做法完全不同做法的例子,而且效果也完全不同,大嘴聽了后,也有了更多笑容,酒也喝的大口了許多。
三
故事講到這里,如果就結束了,肯定有人會拍磚了。為了不讓更多的人拍磚,下面還是要說一說。
在管理和溝通過程中,需要了解和清楚管理和溝通的底層思維:能力和意愿的關系。知道能力和意愿的關系矩陣,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管理困惑。
能力/意愿矩陣是根據“某人去完成某項任務”這樣一個場景來劃分四個象限的。通過這個結構化的工具,我想對于大嘴來說很有用的。
但是大嘴光知道這個工具還不行,更需要的是調整工作溝通的思維方式。在我分享的故事當中,可以歸納為三個步驟:
1.相信每個人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用提問/征求建議的方式獲得解決方案;
3.最后不要忘記“我可以提供什么幫助?”
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的轉變,相信大嘴的管理困惑會少很多,下次喝酒的時候,應該是分享他管理中開心收獲的時候。
從底層思維,到工具應用,有效溝通我們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