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鳴
回顧:【招募:如何30天寫一部中篇小說】
總體情況
本次挑戰營共有70部作品參與更新,部分作者提交過作品但沒有在簡書上同步更新。70部作品當中有10部完結作品,正在連載的作品當中有18部作品超過3萬字,兩萬到三萬字的作品有7部。事實上這個數字應該會更高,因為有18部作品沒有制作相應的文集,看不到字數統計。70部作品當中,穩定更新的有35部。
目前存在的問題
語法正確性有待加強,最明顯還是“的得地”亂用的問題。雖然每一次課程我都會反復強調這個問題,但還是有不少作者朋友會犯這個毛病。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對這個問題過于糾結,也許大家都覺得這不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就沒有刻意去修改。為此我特意請教了一下簡書出版君,看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怎樣。出版君坦言這是一個大問題,他是這樣說的:“錯字、病句、標點、語法都是大問題。”
這段話出自出版君的文章《論如何提高通過【簡書出版】出書的機會》。版君從編輯的角度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再一次認真提醒:計劃要出書的朋友,一定要重視語法的正確性,這是寫作態度,以及寫作專業性的問題。
綜合兩次挑戰營,我發現有一個共同點,有些作者朋友文筆成熟,但是作品寫出來的效果并不算特別好。主要體現在敘事技巧上,故事進展不夠快,故事情節和情感都比較平淡。總的來說,就是故事不吸引,讀者可看可不看。一部小說好不好看,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看出來:文筆、敘事技巧、情感立意。請大家再看一下我的膚淺比喻:如果把小說看作美女,文筆是她的顏臉,故事是她的身段,情感和立意是她的氣質。
要把作品寫得更吸引,可以在文筆上提高,多用新鮮比喻,控制句子的長度,盡量減少長句。在故事構思上,多想想怎樣設計情節會更好看,多檢查以前的作品,感受一下故事看起來會不會太沉悶,某些描寫、信息交代、場景對話會不會太冗長,極大拖慢了故事的進展。
至于情感和立意這一點,我個人認為需要靠個人感悟,它更偏向于天賦上的東西。有的人很擅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容易制造出情緒的共鳴點,但是有的人行文過于冷靜,波瀾不驚。作品立意跟作者的三觀相關。同一個離別事件,有的人可能僅僅止步于描寫出難過的場面;有的人會寫出人生中的悲歡無常,教導世人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命運的劇變。同是寫某個人的一生,有的作者可能只寫出他人生中幾件大事;有的作者通過這個人物的命運起落,反映出時代的變化,探討一個人要如何在變化的時代中掌控自己的命運。這些不同的關注點反映出作品立意的高低。
部分作品點評
我會對幾部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簡單的點評。這些作品各有特色,值得我們參考借鑒。接下來的點評,都是從我的個人感覺出發,帶著一些主觀因素。
《山鬼》
作者之前向我提交過作品大綱,《山鬼》在大綱上就體現出一部中篇小說的架構:人物少,主要人物是三個;情節濃縮,重要的事件場景大概十來個;情節變化快,情節曲線不斷起伏,有幾次大反轉。從正文的效果來看,行文流暢,故事入戲很快。作者用一千多字交代了背景,然后引出故事的主線,男女主人公相遇并且產生了矛盾沖突。接下來的故事,一直圍繞著他們的矛盾沖突來展開,懸念迭起,讓人欲罷不能。
《戊寅年的動物園》
作者也向我提交過作品大綱,當時作品架構明顯是長篇小說,事件多,背景復雜。我將原來的大綱劃分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多方混戰,各方斗爭一旦展開需要很長的篇幅內容來講述。第二部分勢力和人物比較少,劇情也相對簡單,更偏向于中篇小說的架構。
當時我給作者兩個建議,要么只寫第一部分,按長篇的方式來寫。要么只寫第二部分,按中篇小說的架構來寫。后來作者就選擇了第二個方案,把第一部分內容進行精簡,只當作背景介紹。然后故事從戰后的某個時間點開始寫,在一個已經定型的時局當中,引出故事。
在這里也跟大家說說中長篇小說的一些寫法上的不同。如寫到兩個人談戀愛,長篇小說一般會寫到整個過程,如兩個人怎樣相遇相識,怎樣培養感情,怎樣鬧矛盾,又怎樣解決,最后兩人走在一起還是分手結束。但是中篇或者短篇,往往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截取一段。用回剛才談戀愛的例子,中短篇小說可以把開頭定位在分手階段,主人公已經有沖突矛盾,接下來的故事就圍繞著怎樣解決沖突而展開。
《戊寅年的動物園》直接從戰爭失敗后開始寫,以前的戰爭情況通過人物的對話,以及一些敘述語言進行交代。讓讀者大概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主線上。在這一次課程中,我發現有些作者在背景介紹上花了太多筆墨,遲遲看不到故事的開展。如果說得極端一點,對于中篇小說作品,我建議在2000字以內就要引出故事主線。越早讓讀者看到故事主線,越能留住讀者。
《謝謝你,沒放棄》
《藍蓮花》
這兩部作品都是長篇都市言情作品,男女主人公從相識到相戀,兩人產生矛盾,后來和好,這樣的過程反復幾次,最后修成正果。
《謝謝你,沒放棄》情節完整行文流暢,作品的節奏感很好,情節的上揚和下降處理得很到位。故事轉折合理,一路看下來感覺輕松而舒服。
《藍蓮花》這部作品的職場味道很濃,作品中有很多筆墨寫到了職場上的明爭暗斗上。它不僅寫了男女主人公感情上的發展,還寫出了女主人公的成長。對比起感情上的分分合合,人物的成長變化更讓讀者印象深刻。
《谷雨》
《谷雨》沒有很激烈的情節沖突,作品主要寫的是幾個小孩子的成長歷程,鄉土氣息非常濃郁。這部作品有兩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第一點是情感細膩,就算寫一些很平淡的事件,也寫得真摯動人。第二點是文筆很好,讀著好文字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如下面一段描寫:
像一條黑魚一樣在漆黑的潭水里一閃而過,帶起粼粼波光,突然一躍而起,站在岸邊。太陽沖破朝霞,出現在樹梢,谷底一下子亮了起來,卻并不明亮,霞光遇到氤氳的水氣,彌漫成團團紅霧。他抹了一把臉,將頭發上的水甩出去。黝黑的胸膛被霞光照成銅色,堅硬的質感,像鎧甲。常年光著上身搶麥子、收玉米,身上的膚色很勻,風里雨里的錚錚漢子,胸膛拍起來像戰鼓擂擂。幾滴水珠在胸前凝結成柱,被霞光染紅,像血一樣汩汩而流。
作品的立意很好,它以幾個孩子成長的經歷為切入點,表達出個人跟命運對抗的主題。這部作品寫出了女性在鄉村地位卑微,女孩子從小生活就比較艱難。幾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同的生活待遇,有的從小就是眾人心目中的小公主,有的過著傭人一樣的生活。他們的友誼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受到考驗,也在世俗的干擾下慢慢變味。隨著他們慢慢長大,他們需要直面真實的世界,也要面對人生中的生離死別。作品以悲劇終結,很有震撼力。
《貓咪咖啡館》
這部作品主要寫了四個故事:打工女孩跟自己家庭之間的矛盾,老伯伯跟他女兒之間的故事,重病男孩跟女友之間的故事,年邁的老奶奶跟她的貓之間的故事。這幾個故事都發生在女主角經營的咖啡館里,女主角以旁觀者的角度見證這些故事。
這部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情感動人,每一個故事都包含著濃濃的感情,有的溫暖,有的傷感。行文之間可以感受到飽滿的情緒,雖然故事寫得很平淡,但是故事背后的感情很輕易就打動人心。坦白說,這也是我個人希望達到的境界,不必刻意煽情卻有催淚效果。
《再生》
《不能沒有你》
這兩部作品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采用了雙線寫法,但是在實現上不一樣。
《再生》是兩條線同時進行。所謂的同時進行是指,在情節的推進上是同步進行的。每一條線都處于相同階段,說完了第一條線,馬上切到第二條線。一章寫到兩條線的內容,或者每一條線獨立一章交替出現。這也是我們采用雙線法常用的方式,好處在于每一次切線都留下懸念,隨著交代出現的信息越多,懸疑的氣氛就越濃,讀者急于知道這兩條線的交匯點。
《不能沒有你》采用了不一樣的雙線寫法,兩條線并不是同步的,它分了一條現在的線,一條過去的線,兩個時期交替出現。可能“現在線”寫了兩章,然后引出“過去線”五章,接著又是“現在線”三章,再引出“過去線”四章,如此反復。
“現在線”是故事的主線,每當情節發展到一個合適的階段,作者馬上切入“過去線”,把故事主線擱置起來,這樣就留下了懸念。“過去線”一方面對“現在線”作解釋說明,另一方面也跟“現在線”的情況作出明顯的對比,會讓讀者好奇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導致出現“現在線”的局面。這兩條線的交匯點也是時間上交匯點,那是故事發生轉折的關鍵點,作者一直藏著這個交匯點,把它盡量押后,讓讀者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風起長林》
這部作品的敘事手法很特別,看起來就像劇本一樣,故事發展的過程很少用敘述語言,而都是用一個個小場景來展開。目前這部作品我感覺最大的問題是主線不夠集中,作者寫到的勢力以及相關的人物太多,再加上以場景來推進,就會顯得情節分散,故事發展過慢。如果少一點出場人物,加快事件的推進,加強主要人物之間的沖突和對抗,這部作品會更有吸引力。
《時光深處》
《時光深處》以回憶的視角寫作,敘事上也是常用的順敘手法,記錄兩人從認識到關系結束的全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作者不時用到“你”的口吻進行信息補充或者抒情,就像跟對方正在對話一樣,在情感表達上比起第一人稱更加頻繁也更加自然。這部作品的情感表達上做得很到位,大家可以學習一下這種寫法。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大林,這兩句諾言從你放開我手的那一天起,它們就在風里游蕩,最后被現實一把抓住,牢牢地釘在三峽的崖壁上受盡塵世風吹雨打。滿目瘡痍、慘不忍睹。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大林,生老病死是生命定數,我無法抵擋,可其余四苦,有那一苦不是因你而生?為你而受?
多年后,當你對我說:你每次回家必繞道走旱路,你說無論是長江和客輪都會直穿你的心臟,讓你欲死不生。大林,我在電話這頭默默地掛了電話。
我沒有告訴你:你的出現和離開像把利劍早已插在我的心上。起初,是我無力拔走,后來是無法拔開!那利劍和那些傷痛在一圈圈都年輪里已經和我的心血脈相連,它們奔流在我的每一根血管里,我的生命里,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