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如何通過回答提問來促進學習;[片段來源]:《這樣讀書就夠了》P89~92
【R:閱讀原文】
一種回答是能夠給出正確答案,另一種回答是能夠促進正確思考。前者相當于上網搜索并一下找到信息,后者更像是跟一位真正的智者交談。
扼殺問題的最大兇手是什么?不是粗暴的打斷,而是正確的答案。因為正確答案(如“水是液體”)往往是一些事實性知識,而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對孩子而言是探索未知的興趣,對成人而言是關聯自己的能力。正確答案貌似滿足了好奇心,實際上是把學習者探索未知的熱情轉化成了記憶事實性知識的苦差。
父母直接回答你的提問,小學老師要求你背誦公式和課文,中學老師要求你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到大學的時候你已經形成以知識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老覺得自己欠缺知識,而不是讓知識為自己所用。
長期被提醒要注重正確答案的人,普遍患有一種病,叫作“知識消化不良癥”。你沒聽說過?那“消化不良”總聽過吧?消化不良的癥狀是,吃進去的東西都不消化,無法轉化成營養,食物在身體內白走一趟,說起來是吃了,實際上跟沒吃一樣。因為消化不良,有些人老想吃,也因為消化不良,有些人說起吃的就惡心。“知識消化不良”的癥狀是,得到回答跟沒得到一樣,讀了書跟沒讀一樣,記了筆記跟沒記一樣,參加了培訓跟沒參加一樣。想不到和自己的聯系,加工不出自己的應用,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轉變不成自己的能力。
“知識消化不良”的患病率遠高于“食物消化不良”。我們來做個小測試,看看你消化知識的能力怎么樣。如果以下有符合你的情況,請在方框中打鉤:
口? ?我有想讀的書但是沒時間讀。
口? ?我曾經抱怨過“讀不懂”或者“記不住”。
口? ?我家里有想讀的書,沒讀完。我為此感到內疚
口? ?我在微博或微信看到有用的知識會轉發,通常是直接轉發。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如果你勾選了兩個以上,那么很可能你的父母和老師讓你從小就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答案上,對不對?
如果食物消化不良,長期下去,身體會越來越虛弱,而知識消化不良,也就是學習能力不強,會產生什么影響?
【I:重述信息】
讓我們繼續原文中的話題,如果知識消化不良,那么你認為會對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在剛才的小測試中,你又勾選了幾項呢?
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應試教育,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學習能力不強,從家長們所追尋的成績,到老師、學校所追尋的升學率。
當我們成年以后,在我們身上,或是自己的身邊,充斥著成長焦慮影響;就像小測試中的問題,買了好多書卻沒有看,買了好多課卻沒有聽,看了聽了卻看不懂、記不住、用不上,而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于從小所養成的“知識中心思維模式”。
去想一想,當你面對下屬的請教和求助時,你有多少的耐心去引導他來回、往復的試錯、改進,慢慢的提升他的學習力呢?我們總是忍不住,將自己更好的想法和建議直接給到他,是不是這樣呢?
當我們在面對孩子那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提問時,你又有多少的耐心去講解引導,而不是直接給出你的標準答案呢?尤其是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你有多少的耐心,去引導孩子解題思路,而不是直接給出做法和答案呢?
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比知識更加重要的是消化和應用知識;那么,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夠給予到對方幫助,從而提升對方的學習能力呢?
當我們在面對下屬時,我們可以這樣去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1、把知識加工為具體案例,例如.你說的這個讓我想起我在上家公司所經歷的一件事,當時。。。。。。;
2、激活下屬的經驗(A1),過去經歷當中是否有和知識點相關聯的經歷;
3、促動下屬去思考,即時演練,拿案例模擬,讓他嘗試去思考和運用知識點;
4、催促下屬去應用,解決問題,在工作中,什么地方可以運用所學知識點的。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提問時,可以這樣去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1、對孩子的提問予以稱贊和鼓勵,“這個問題問的好!”“你剛好問到關鍵點上了,真棒!”從而讓孩子對于未知,愿意去追尋去了解;
2、讓孩子嘗試著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你認為是為什么呢?”
3、鼓勵和啟發孩子通過多種渠道,自己去尋找答案,例如上網、請教他人、翻閱相關資料等;
4、挑戰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延續他的問題,問出更多、更好玩的或更深刻的問題;
5、和孩子進行討論,并有意識地聯系他過去經驗,幫他規劃怎樣用上新知識,塑造他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A1:相關經驗】
舉個例子來說,大叔之前公司有位下屬主管小Z,因為工作能力水平的原因,所做的工作常常達不到我所要求的標準,明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有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可是結果卻經常有偏差和疏漏。
在向我進行求助時,常常都是“領導,你看還有什么遺漏嗎?”,“項目開營給學員做什么活動好呢?”“還需要些什么東西呢?”因為長期工作的偏差,讓我也失去了對他的耐心,為確保工作進度,就直接告訴他,“開營時,按流程需要有領導發言,學員代表發言,破冰游戲。。。。。。”
由此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小Z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太多的提升,反而長期依賴于向我進行求助,原本他的工作,卻變為了我的工作,“猴子都爬到了我的背上”。
現在反思一下,其實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小Z能力的提升,對于我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有著極大的幫助,應該耐心的進行引導,讓他掌握具備完成所需工作的技能。
1、首先應該肯定他的求助,至少我能夠知道他不會的地方是什么;
2、可以嘗試反問引導,你認為還缺什么,你覺得可以從什么地方著手;
3、用自己或身邊的案例,來引導他,做這個事情,需要用到什么方法和技能點;
4、讓他回想一下,過去經歷當中,有沒有什么經歷,如果當時知道或掌握了這個技能,結果或許會不一樣;
5、現在你所求助的這個點,是否可以運用技能予以完成;
6、還有什么其它工作是可以運用今天所分享的知識點的呢?
【A2:轉化運用】
從上面的分享中,伙伴們有什么啟發嗎?這些點能夠對你有幫助嗎?
?
請參照我們上述的知識點和步驟,嘗試梳理一下自己的計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