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若同學
01
A借完書從圖書館出來,恰好遇到了最近幾天在跟她冷戰的B。
A的眼神并沒有躲避,她面帶微笑看著B。
看得出來,B其實本來不太想跟A講話,她帶著白色的耳機,應該在聽英語,準備面無表情地從A面前走過。
看到A在沖她笑,B僵硬而白皙的臉抽動了一下,又立馬復位,向圖書館走去。
雖然A已經看淡了和B的矛盾,覺得既然是室友,過幾天總會和好的,沒必要置氣。但是看到B那尷尬的笑容,她的心還是猛地疼了一下。
小時候,跟朋友鬧完矛盾會覺得整個世界都灰暗了,在和好之前心里都像墜著一塊大石頭?,F在都已經是快大學畢業的人了,雖然沒有小時候天塌下來的感覺,但是這種滋味依然難受,尤其是與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室友發生矛盾。
A和B是大學室友,但是性格卻完全相反。A比較喜歡安靜,相對來說更理性。B則是一個活潑可愛,腦洞大開的女生。在大多數相安無事的日子里,她們的相處還是比較和諧的。
性格的巨大反差使得A和B的處事方式有很大差別。曾經有位老師講過像A這種安靜型的人,只有在安安靜靜一聲不吭的時候才是在積蓄能量,她說話的時候就意味著她在輸出、釋放能量。而B就不一樣了,作為外向性格的典型代表,她在跟外界不停講話的時候才是在吸收能量,所以大多數時候B都是很活躍的,朋友也很多。
02
這樣性格迥異的兩個人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四年,不發生矛盾才怪。
上個禮拜,B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去競選學院的團委副書記。每天她回到宿舍就開始唉聲嘆氣:好煩啊,到底要不要參加競選呢?如果當了團委副書記,既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這樣找工作的時候就比較有優勢。可是這樣的話她又怕耽誤自己的學習,大量的時間投入到社團活動里,獎學金可就沒保障了,甚至很可能會影響下面的考研!
A勸她,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那看你更想要什么,或者說你辛苦一點,努力兩者兼顧?!翱墒窃趺纯赡埽覜]那么厲害,怎么辦,好煩啊,我想去競選團委副書記,也想拿獎學金,兩個對我來說都很重要!”A的建議對B一點用都沒有,B仍然沉浸于自己的糾結中,一連幾天都是這樣。
前天,B回到宿舍又唉聲嘆氣的告訴A:“A,你知道嗎,只要年級排名前五就能被保送研究生。我想爭取這個!”A知道下面又要回到前幾天的糾結了,A試圖切換話題:“我不想討論你的這個糾結了,咱能換個開心點的話題嗎?我今天的文章被推上簡書首頁了喲!”
B不開心了:“這個問題我沒跟你討論過好吧,我今天才知道省優的獎品是什么。你根本不關心我的糾結!You are not my true friend!”A也有點生氣了,為什么要把她的糾結當作自己的糾結每天糾結才叫她的朋友呢!“Yes!”A重重地說道。
于是兩個人就這樣陷入了冷戰。
03
大學宿舍,如果有幸得到上帝的垂憐,住的是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那真是極大的幸運。但是更多的時候,是來自于五湖四海的同學,有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相處起來難免會產生摩擦。
尤其遇到性格迥異的室友,應該怎么和平相處呢?
A和B的性格差異很大,站在兩者的角度好像都沒有錯。A覺得B的問題已經拋出來了,我認真傾聽并且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可是B仍在不停的復述自己的糾結,每天聽人在耳邊抱怨、糾結,多少會有點不耐煩。B覺得你是我的室友,都不設身處地的站在我的角度為我考慮一下,我只是多說了幾次,你就這么不耐煩了,你根本沒拿我當朋友!
矛盾產生的原因是:A和B都誤把機緣巧合住在一間宿舍的同學當成了自己的朋友。事實上,好朋友需要相近的三觀,性格上的契合,能夠彼此相互理解和包容,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恰好我們被分在一個房間,每天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就是好朋友。事實上,你會發現你更想跟隔壁宿舍的C一起逛街,一起聊天。如果三觀不合、性格迥異,再拼命想把對方作為好朋友,只能摩擦不斷,互相傷害了。
如果保持適當的距離,對彼此就不會要求那么高,自然也不會有那么多摩擦了。B可以把自己的糾結多跟自己的好朋友講,好朋友當然知道B只是想向她傾訴自己的糾結,并沒有打算聽從她的建議,就會心一笑聽她講咯。并且朋友明白在B傾訴的過程中,她的腦子可能就已經在思考選擇的方案了。跟朋友傾訴完,B也沒那么多精力再不停地向A傾訴了。這樣A自然也不會不耐煩,A認真傾聽并給出自己建議,B可能還覺得A挺熱心呢。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無話不談的朋友,也不是身邊每個人都有成為你的好朋友的義務。室友是室友,朋友是朋友,不對室友做朋友的要求,相處起來自然就和諧多啦!
----無戒日更挑戰第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