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產品的收獲

離開了云濟,雖然有些遺憾,但是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

在云濟小半年的時間,其實還是很開心的,有和我很像的熊老師,有不愛說話的曉剛,還有高冷的邵姐姐,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從一個產品小白慢慢地對產品這個職位有了一些認知。產品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這個角色比較尷尬的是在有的時候看不出貢獻在哪里,做了一些潤滑油的角色。

研發的有代碼,有做出了的頁面,有現成的功能可以展示,UI直接展示設計稿,測試的有測試報告,但是產品呢。。總不能拿著原型圖,prd來炫耀吧。尤其是在云濟這樣的創業型公司,沒有人有時間來關注你的prd,也不會真的耗時耗力來研究你的原型圖,總是先干起來再說。

雖然真的干起來了看著很快,但是隱藏的問題一直都在那里。越堆越多。前端的框架太重,后端接口混亂,牽一發而動全身,想要改動就要非常大的改動,傷筋動骨的。一個好的產品真的需要打磨很久才行。

其實,產品也是有成果的,每天的進度日報可以搞起來,推進了一個小項目,落地了一個機制都可以出一個報告,直接干到大領導,曝光率就直接上來了。沒事多做做競品分析,熟悉一下業界的行情,都是對自己的一種升華,雖然說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是能夠把產品做好的,沒有幾個。產品的硬實力都差不多,有個一年半年鍛煉一下,基本都可以達標,但是軟實力的話就比較難了。有天分,有后期學習,有個人性格因素。

趁著回學校的這段時間,整理一下在云濟的收獲吧。

1.思想的轉變。

從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轉變總是伴隨著陣痛,雖然我的陣痛不是很久,但是確實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怯場的問題已經好多了,畢竟在研究生階段那么多的例會不是白開的。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去進一步的了解行業,行情,產品知識,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學生的身份在很多的時候都是一個保護殼,可以讓你避免很多,但是也會限制你很多。當你把學生的外殼丟掉之后就是赤裸裸的社會壓力。沒人會像學校的老師一樣那么細致熱心的給你講很多。再也不會了,當然,熊老師算是個例外,一個好人,但是也不可能真的細致全面的給你講,還是要靠自己。雖然我很久之前就有這種覺悟,真正能靠得住的,還是自己。但是覺悟和現實還是有點差距的。

2.為什么?然后呢?

這個是一個思考問題的收獲,在被動的接受了很多任務后,的確需要自我思考一下,我做這些事情的意義何在,為什么要做,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不能那么做,做出來之后結果會怎么樣。。這樣一系列的思考就直接的延伸了我的思考深度,雖然有的時候思考了也沒有思考出所以然來,最終還是被強權壓制,還是做了很多雜事,但是沒辦法啊,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遇到了問題都問問自己,然后呢,一件事情做完了,問一下,然后呢,我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我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客戶提出了一個需求,要問一下,然后呢,可能他只是想快速的到達一個地方,而不是要16條腿的馬,真的抓住用戶的真實痛點才是王道。這時候一輛車比培育16條腿的馬有用多了。

3.理清思路,溝通很重要

這個真的是從教訓中得出的經驗之談,本來準備在系統中加入一個保密權限的事情,但是還有角色權限,數據權限和模塊權限,不同級別的用戶看到的東西還不一樣,直接把研發,測試,產品都繞進去了,UI改版了不知道多少,需求也不知道變更了多少次,最終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雖然我理解一個東西光靠拍腦袋是肯定想不周全的,但是這樣做著做著不斷的修改是在是浪費資源。這件事之后我對產品的認識就升高了一層,一個牛逼的產品經理真的是可以提高整個團地的效率。前提是這個產品真的牛逼。而不是靠吹牛逼。

其次就是溝通,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的程序員還是不喜歡溝通,但是在項目中,溝通協作是最基本的技能了。前后端聯調時間約不到,接口莫名其妙的少了幾個,前端做了半天發現UI已經改版了,這些信息交流的問題導致的推導重來也不是一次兩次,我在想的是,目前還是只有十幾個人的團隊,大家坐在一起工作都這樣,要是真的按照部門,產品研發UI根本不沾邊的話,那會出多少問題。一個需求,在需求分析會議上,大家都不說話,需求評估的時候也隨隨便便就出了一個時間表,但是真的做起來了后,各種做不了,需要延期的情況都有,prd寫的明白的需求點,但是都不看,全靠想象力做,做不動了找產品,產品還要重新的講解。

總得說來:

1.需要保持學習的熱情,讀萬卷書,境界自然就上來了。

2.不要覺得領導會看到你的成果,大家都很忙,你不匯報的話,領導基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出來帶你的老師。(但是他又是你的潛在競爭對手,不會幫你邀功請賞的)

3.思考問題要多想一下,多問問為什么,多想想然后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