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齊樂
《我的前半生》在觀眾的一片唏噓和感慨中落幕,看似風平浪靜的結局,卻令人意猶未盡。
子君和賀涵相互愛慕卻撲朔迷離的關系;陳俊生悔不當初,卻不得不跟凌玲勉強維持下去的矛盾;唐晶用堅強和獨立,勇敢去走后面路的堅毅;羅子群跟白光打不散的愛恨情仇。
前半生的恩恩怨怨,熙熙攘攘讓我們成長和頓悟,只有戰勝那些不遂人愿的痛楚和心酸,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撥開謎團,總結經驗,為了下半生的精彩上演,來積蓄寶貴的人生信念。
-01-
永遠不要丟失和放棄自我
羅子君的前半生一直是處于依賴狀態,物質生活看似富足而怡然自得,精神上卻貧瘠而蕭瑟,她把一個人最好的十年,沉溺在一個全職太太的勾勒中,早已丟失了自己的方向和生活的真正意義。
陳俊生問她:“你生活的意義是什么?”
羅子君說:我生活的意義難道不是你賦予我的嗎?家庭幸福,孩子健康不就很好嘛?”
她儼然把家庭幸福、孩子健康當做了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在家相夫教子只是自己覺得很幸福。殊不知,這樣的生活只能算是自娛自樂罷了。因為她沒有追求,沒有自我,早已與世界開始脫軌,更可怕的是連生活的意義都看不清楚,其實這才是一個人最危險的時候。
直到被拋棄,她才重新開始找回久違的自我。后來的羅子君,發自內心地感激陳俊生當年的拋棄,這讓她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
白光,在生活的跌跌撞撞中丟失了自我,在幾次生意失敗后徹底放棄了自己。那自暴自棄的面孔和無以發泄的自卑,讓他已然失去了該有的責任和理智。
丟失了自我的白光,心安理得地花著老婆的工資和別人施舍的錢過日子,一身戾氣又自暴自棄。直到遇到老卓的醬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一絲價值,燃起了男人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永遠不要丟失自我,更不要放棄自我。不管是在最困難還是最幸福的時候,都不要忘記初心,不要把自己陷入被動和自暴自棄的境地。
生活只有你自己握住方向盤,才能沖過溝壑和天塹,收獲生命的絢爛。
就像那些溫室的青蛙,每天待在舒適區自欺欺人地睡大覺,以為世界永遠是陽光燦爛,鮮花璀璨。殊不知,烏云隨時可能帶來傾盆大雨,而你卻絲毫沒有招架之力,這時才如夢方醒,拼命掙扎還是自甘墮落,全在你自己的選擇。
經歷過風雨蹂躪后,你終于學會自己去把握人生的命脈,讓生命重回耀眼和燦爛!
弄丟自我的代價何其大,沒有后路可以退,沒有溫床繼續躺,之前少走的路,現在要一步一步趕上來,用煎熬去丈量那失去的時光。
培根說:
“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
-02-
不要違背道德良心,去覬覦別人的東西
最近有句很火的話:“良心是個好東西,希望你有?!?/b>
凌玲,雖在《我的前半生》劇中由小三成功上位,可是她跟陳俊生兩人的價值觀已經凸顯出差異。以前的那些以退為進的伎倆,已逐漸被識破。
在他們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婚姻生活里,終究掩飾不了她自私自利的本質。兩人雖然暫時安全,注定也會漸行漸遠。
陳俊生后來跟羅子君見面時,透射出深深的追悔莫及:“我多想回到過去,回到過去的過去啊!”
違背道德和良心,去覬覦和奪取別人東西的人,本質上跟禽獸無異。
道德是一個人做事的底線,沒有道德的約束,不擇手段地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一輩子注定被一個“德”字綁架,良心終究會受到譴責。
不要把別人都當傻子,不要用自己的心機去算計別人的單純。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只有不違初心,不背良心的選擇才無愧于生命。
3.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用力地去生活,才會愈加精彩卓越
羅媽媽,一出場就自帶喜感的老太太,她愛憎分明,直白膽大。年輕時被老公拋棄,一個人把兩個女兒撫養大,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
所以她生活的哲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時刻把“要把日子過好”這樣的原則放在首位。所以她每次出場都“大膽而有力”!
不管是她標配的烈焰紅唇,還是高興時的爽朗大笑,痛苦時的嚎啕大哭,對付小三時的霸氣外顯,對金老頭的柔軟細心,無一不真實地體現出,她生活地有力而火熱。
不管經歷過什么,永遠對生活充滿熱忱,不墮落,不萎靡,高興時大笑,痛苦時大哭,真實大膽不矯揉造作,才是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十二的《不畏將來不念過去》一書中說:
生活總是又和你以為的不一樣。生活的殘忍原來不是因為它蠻橫霸道,而是它總會來挑戰你那些舊有的理解。它會告訴你:你又想錯了。你可以說不嗎?你可以說我不要繼續嗎?不,你沒有權利。它只會告訴你:要么繼續走,要么被遺棄。
4.不要失去了才后悔,要學會解決問題而不是放棄問題。
講一個綠鞋子的故事:
有個人在很小的時候,無意從神仙那里得到了一本書。
這本書仔仔細細地告訴他關于完美愛情的一切。里面說,他會遇到一個穿著綠鞋子的女孩,兩人會牽著手在雨中漫步,會在巴黎度蜜月,會生兩個可愛的孩子,會一起度過美好的晚年。
他出發去環游世界,決心找到自己的完美愛人。他盯著每一個女孩子的腳,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個穿綠鞋子的人。
有那么幾次,他曾遇到過讓自己動心的喜歡的女孩,或者是有人喜歡他??伤拖骂^看看她們的鞋子,沒有一個人穿綠鞋子。
他拒絕了所有人。
他低頭找得那么認真,連背都開始駝了。一開始這顯得有點奇怪,直到后來他成了老頭兒,一個駝背的老頭兒就不那么奇怪了。
但他還是孤身一人,一直到孤獨終老,他都沒有獲得過真愛。
其實他本來就應該想到:
1.你的人生不應該全信一本書,哪怕是神仙寫的。
2.你可以送給你喜歡的人一雙綠鞋子。
陳俊生離婚前完全可以去塑造羅子君,將她從家庭主婦的沉溺狀態里拉出來。當時的羅子君對他愛到骨子里,崇拜到無以替代。
然而陳俊生一沒有認真溝通,二沒有幫助羅子君提升,連絲毫嘗試都沒有去做,便將羅子君一腳踢開,換之而后快。
導致后來的追悔莫及,導致生活的一地雞毛,還不得不去對別人的兒子履行責任和義務,自己的兒子卻無暇顧及。
人總是走過了才明白,沒有對當初擁有的東西足夠珍惜,沒有適時加以塑造和美化,單純一味地被動棄之,才發現原來最好的一直就在身邊。
正如《29+1》電影中的士司機所說:放棄問題比解決問題容易。但人長大了,要學會去解決問題,而不要一味放棄和逃避。
感謝前半生酸甜苦辣的經歷,讓我們有了繼續行走的勇氣,讓我們用前半生的經驗去翻越后半生的荊棘,保持卓然前行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