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手招來的年輕人裸辭了,說要追求夢想

仰望星空前,請先腳踏實地

人們常常講,背負行囊、追逐夢想。

追夢是要背包的,不帶干糧就上路,容易餓死在路上。

01

昨天,我親自招回來的年輕同事交了辭職信。

男生,23歲,相貌堂堂,985名校畢業,專業對口,去年面試的時候,大家很滿意。

我私下覺得,以他在單位里的學歷優勢,前途一片光明。

面試后,我們寒暄了幾句。

我問他為什么選擇來我們單位。

他撓了撓頭,說:“女朋友要來廣州讀研,他先過來找工作,打個前哨。”

又問起他今后的打算。

他明顯對這個問題沒準備,愣了一下,下意識說:“先好好工作,邊走邊看吧。”

我心里咯噔一下,覺得他可能還沒做好工作準備,但我隨即安慰自己,想著職業精神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事實證明,我錯了。

除了自己開悟,任何其他人的提醒和所謂環境的潛移默化,往往都是徒勞。

這不,從他入職到離職,還沒到一年呢。

他是裸辭,離職原因是不喜歡現有工作,覺得繼續干下去會損耗自己的競爭力,他準備回老家復習一年,跨專業考復旦的研究生。

裸辭?回老家?工作、女朋友,全都不要了?

我的天!

我掐指一算,從大四到現在,蹉跎的是三年時光啊!

畢業那年,沒認真考慮過未來,隨意找個工作,然后放縱狂歡。

工作后,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得過且過近一年。

最終決定裸辭,聲稱追逐夢想,回家復習、跨專業考研,備考又要一年。

考不考的中還尚未可知。

我心里一群草泥馬奔騰而過,我終于真切明白,“什么叫把時間喂狗。”

02

未來的不可知,是我們前進的原動力,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

我不反對任何人追逐夢想,我由衷希望所有人都能追夢成功。

只是越長大,我就越懂得夢想與幻想之間的區別。

夢想,就是我每天堅持寫文章,哪怕平均點擊剛剛過百。我想自己堅持一年以后能寫出點名堂。

幻想,就是我每天只字不寫,空閑時間都玩王者榮耀。我想自己一年以后能成為簡書簽約作者。

區分夢想和幻想的最有效途徑就是,真的做了嗎?

光說不練假把式,夸夸其談耍流氓。

遺憾的是,但我并沒有從他身上看到努力的印記。

職場上風言風語、小道消息傳的很快,它們有的增添了夸張色彩,變成傳奇,有的加上些惡意變成誹謗,但把這些小道消息抽絲剝繭,剩下的東西也能反映出一點事實。

聽說他自覺懷才不遇,對周圍同事愛答不理。

聽說他上班時間不用公司電腦,一直拿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不知道做些什么。

聽說周圍的領導同事都對他的工作態度和能力頗有微詞。

聽說他爐石傳說里充值了1W多塊,日日苦戰,天梯排名很靠前。

算了,不聽了,反正人都決定走了。

選擇無所謂對錯,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

只是,在我看來,一個具有職業精神的人、一個成熟的人,不會走的兩手空空。

畢竟,生活不只有選擇,還要為選擇負責。

03

其實我能理解他的苦悶。

身在國企,同事大部分都是六零七零后,學歷普遍不高,日常話題除了工作外,往往便是家長里短、小道消息。

大家沒有共同話題,所屬行業也可能日落西山。

名校畢業的學生,站在無風帶的時候,特別渴望變成風口上的豬。

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這么想的。

從前我總覺自己懷才不遇,手頭的工作繁雜瑣碎,看不到價值,和同事只能談工作,閑聊基本不能超過聊天氣的范疇。

媽蛋,老子不想干了!

我要去新行業、去有生命力的公司,我要周圍都是高學歷年輕人,大家三觀契合、無話不談、能一起追求夢想。

然而,現實殘酷,在網上看了一大圈名企的招聘啟事后,我沉痛地發現,現在的自己并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真的只值五毛。

冷靜下來后,我告訴自己:“起點就是這樣,不管懷揣著怎樣的想法,不如學會成熟,努力讓自己增值后再談其他。”

所謂成熟、所謂職業精神,就是拎的清、受得住。就是在沒選擇的時候,能抗得住痛苦中的成長,在不喜歡手上事的時候,能咬牙把它做到80分。

再爛的工作都有它的一點價值。時間管理、項目管理、寫作、表達這些通識能力,都是能夠在職場上修煉的。再不濟,總也能鍛煉一下自己的抗壓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吧?

我們當然可以辭職,可以選擇遠方,但在走之前,不妨咬著牙忍耐一下,讓自己增值后再走。

要追逐夢想,不要落荒而逃。

自命清高、自覺龍游淺底、虎落平陽,然后因此失去動力,變得很喪,開始用夢(huan)想(xiang)麻痹自己?

放心,你越喪,你的喪就越強,最后它強到沒朋友,拉你一起完蛋。

等到一切無法挽回的時候,剩下的真的只有想想了。

04

當我們工作遇到不適、過不去的坎,我們時常會想:“這里不適合我,肯定有更適合我的地方。”

古典老師管這個叫做 “不知如何改進,于是換個環境” 病。

我個人認為,這個可以叫“用追求夢想掩蓋落荒而逃”綜合征。

工作真的沒價值了嗎?
這份工作中我是否已經學不到任何新的東西?
我真的了解這家公司的發展機會嗎?那些優秀的同事是如何發展的?
那些承擔更核心工作或位置更高的同事是如何做到的?
當我離開時,這里的經歷和人脈會是我的資源嗎?
當我尋找下家的時候,有什么東西是我拿的出手的呢?

真的想要離開的時候,不如好好想想上面的問題,想明白了,再走不遲。

這些總結和反思,就是你的行囊。

人們常講,背負行囊、追逐夢想。

追夢是要背包的,不帶干糧就上路,容易餓死在路上。

寫在最后

我不反對任何人追逐夢想,我由衷的希望他能取得成功。

裸辭考研,需要經歷驚險的一躍,跳過了,擁有重頭開始的機會,也許有了更好的起點,一旦失敗,再難翻身。

希望他以后少打游戲,好好努力。

希望他這次真的是規劃好了,而不是又一次用追求夢想掩蓋的落荒而逃。


么么噠,看完給個贊可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