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的最后一天,陰雨籠罩著北京,整個國慶,北京不是霧霾就是陰雨,讓人的心情也高興不起來。上午,起床之后,群里聊天,同學說要看釜山行。對這部片子的印象只停留在票圈中,其內容完全不知,也因為國慶期間沒有和朋友相聚,就約他一起來看。點好外賣,下好電影。
朋友到來之后,外賣還沒到,他說這是喪尸片,還是吃完飯再看。等外賣來了,我們吃完之后,開始欣賞這部在韓國影壇引起不錯反響的《釜山行》。真真沒有料到的是,這部片子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我從來沒有看過喪尸片,不知道這種影片的套路是什么。在網上隨便翻著評論,說這部喪尸片沒有跳出以往喪尸片的套路,情節,效果都是可以預見的。這一點我承認。在看的過程中,對于下一情節是什么,基本上可以預見到,就好像我是導演或者編劇一樣。還有的評論說,這是典型的商業片,這一點我同樣承認,它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這部片子的商業運作分不開。
可是,不得不佩服的是,韓國人在電影制作方面已經超越了中國人不知幾條街了。在一部大的商業片背后,卻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思考。盡管已經看完一周,很多情節記憶猶新,對影片展現的內容的思考沒有停止。這是電影的內涵,而中國的電影欠缺的正是這個。
影片的內容,不用寫,有太多的文章在敘述著。我在這里只想展示幾個鏡頭,
第一個 一群人渣
這是一對姐妹,姐姐為了讓大家能夠幸免于難,而甘愿被咬。她是偉大的,所以在感染之后她依然是慈祥的。這是人性的偉大。而妹妹卻發現,跟她處在一個車廂的人,都是人渣。應該受到懲罰。結果就是,妹妹打開車廂門把喪尸們放進來。這正印證了一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第二個鏡頭 丈夫擋著門,讓男主帶著妻子逃生
這個鏡頭是丈夫在告訴妻子,他們那未出世的孩子的名字。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眼睛里盈滿了淚水。這位丈夫已經感染,可是正在用頑強的意志抵御著病毒,為妻子和其他人的撤離贏得時間。這種對妻子的愛,讓人動容。
第三個鏡頭 男主帶人成功逃生之后,卻遭到驅逐。這個車廂比喪尸更可怕。
這里又是一句名言,但是已經想不起是誰說的:當你關起別人的生存之門的時候,其實你也關上了自己的生存之門。人世間,比災難更可怕的是其實就是人性。當人心向惡之時,人就會喪失底線,任何事都會做出。女孩原本屬于這個車廂,可是她卻感到害怕。她決定放棄在這里待著,和愛人一起離開。這是人性,也是命運,正是這一放棄,她獲得了一次生的機會。這就是命運的吊詭,看似放棄,實則是新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四個鏡頭 一對兒戀人,女孩感染,男孩自愿陪在身邊,一同感染
這是一段完美的愛情。看到這里,又是一句話,出現在腦海里,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這句話很豪邁,也是完美的告白。可是看到這里的時候,雖然女孩已經感染,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逃生。可是愛卻沒有讓他離開。在上一個鏡頭里,女孩為了男孩,放棄安全車廂,陪伴在男孩身邊。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正是他們完美愛情的最好詮釋。
第五個鏡頭 大叔為了救孕婦和孩子,放棄了生命
這個大叔是一個最神奇的存在,他是影片的第一個出現的人。不知他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他要去往何方。但是他在孕婦和孩子需要時間去得救的時候,他放棄了自己生還的機會。值得尊敬。
第六個鏡頭 最壞的大叔臨終的獨白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最壞的一個人,用盡一切方法,甚至不惜犧牲他人而想生存的人,最終也想救贖。可惜,作惡太多,他沒有機會讓自己的靈魂洗白。
第七個鏡頭 男主成人
男主的轉變是整部電影的核心。男主是一位金融界人士,從劇情可以知道,他為人刻薄自私,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次病毒的傳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起的。和妻子分開,給孩子的禮物是先前送過的,一切都在顯示著他不是一個好人。甚至在列車上,他都只想著自己逃生。反而是他的女兒,在最后點化了他。才開始他成為人的轉變。他和那位丈夫,那個年輕人,還有那位大叔一起戰斗,為老人、孩子、婦女拼出一條血路。最后,為了孩子和孕婦,他犧牲了自己。在他放棄自己生命的那一刻,他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第八個鏡頭 孕婦和小孩得救
列車抵達,孕婦和小孩走在隧道里,士兵差點開槍。可是女孩的歌聲響起,那是人的聲音,是沒有被感染的人的聲音。
經過跌宕起伏的劇情之后,最后終于迎來的一個可以讓人松一口氣的結局。縱然犧牲甚多,可是終于有人得救。可是我卻一直在想,甚至期待的是最后那一槍。鏡頭我都想好,士兵開槍和小孩歌聲同時響起。或許導演不想讓結局顯得太過悲傷,才讓孕婦和小孩活了下來,也給人以希望,在經歷完人性的美好和丑惡之后,她們會活的更好。
喪尸片的大戶是美國,著名的是生化危機。在美國電影中,特技,特效和英雄是主流,美國人喜歡的是救世主的出現。釜山行應該是喪尸片進入亞洲的第一部,沒想到卻是如此的成功。放棄了美國救世主出現的老的橋段,轉向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一種內向自省的模式。全片沒有一個救世主,沒有一個英雄,都是平凡的人,可是就是這些平凡的人,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思考我們的人生,思考社會的現實。是什么造就了影片中的每一個人,又是什么影響著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
在一些影評中,談到了導演其實是有諷刺韓國政府的意味。可是誰也沒想到,對政府的諷刺卻成了附加,對人性的思考成為主流,無心插柳柳成蔭,我最終還是想感謝導演。也欽佩韓國的電影界,這些年雖然開始走下坡路,但功力猶存,實力猶在,是值得中國電影界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