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關心的問題
關系到個人的哲學問題
1.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2. 我如何才能獲得更大的幸福
蘇格拉底
被人民陪審團判處死刑,也被稱為多數人的暴政
總的來說是蘇格拉底太作,天天找人探討哲學問題,他覺得知識就像是一個圓圈,知識越多,周長越長,就越顯得無知。所以他就覺得自己是全雅典最無知的人,不停得去問別人,尋找比自己聰明的人。有一種謙卑的意味在里面,但更多地是讓人覺得討厭。最主要的還是他運用哲學的思維去考究一切,堅持說宗教的答案不可信,而自己又拿不出答案,你說這不是讓人討厭么?要知道當時的社會,人們是把希望寄托在宗教身上的,尋求心靈安慰,祈求上天憐憫罪行等等。哲學能在雅典保留下來的主要原因無外乎長面子,也就是裝逼。哥吃飽飯了,沒事做就琢磨點人生意義,幸福追求,真理達成這類的不能換飯吃的問題,沒錢人誰他媽有空理你啊!
柏拉圖
他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不滿意雅典弄死了最聰明的人,出走遠方游離。
馬其頓與秦朝
歷史上所處的時間段重合,秦朝的焚書坑儒真相好像跟教科書上的不太一樣,留待查證。
馬其頓則奉行了百花齊放的文化大融合,甚至打算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希臘文化和哲學得以保留
圣徒保羅
基督教是一神論,而當時羅馬要拜很多種神,于是有了分歧。而且基督教徒根據教義很多人不修剪毛發(fā),分食葡萄酒與面包,象征耶穌的血與肉,在羅馬人中屬于異類。
保羅從積極迫害基督教的猶太教徒,轉為廣為傳播基督教,其中各方都不討好,在羅馬大火后,尼祿宣稱是基督徒搞的鬼,于是保羅在那時就被迫害了(準確說是從此在歷史記載中消失)。
保羅在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運用了哲學,雖然哲學與宗教有天生的不容性,但當時還是出現了
真哲學即真宗教,真宗教即真哲學
這樣的口號。這時哲學也被稱為教父哲學。
奧古斯丁受到保羅影響,對當時基督教的一個邏輯弱點做出了很好的解釋
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但為什么還允許人間有這么多丑惡存在?
奧古斯丁給出的解釋是:
關鍵在于自由。上帝之所以沒有消除人間的丑惡,那是因為他賦予了人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須讓人類擁有作惡的可能。也就是人是可以對自己負責的。
宗教有各種不可置疑的信條,只有哲學才允許無拘無束的自由。奧古斯丁的解釋意味著,
宗教信條與哲學內在的自由天性注定是無法融合的。
神的天下
羅馬一開始是民主的制度,執(zhí)政官是推選出來,元老院來決定事物,但是至尼祿后愈發(fā)的暴力,到了戴克里先時代,甚至于把羅馬皇帝神圣化了,制定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基督教則推崇眾生平等,這在低層民眾和奴隸中受到了大量的歡迎。于是羅馬不停地迫害屠虐基督徒。
總的來說,羅馬看不上基督教的原因有
1. 基督徒的外貌形象怪異
2. 基督徒的教義指導行為奇特,引起民眾誤會
3. 基督教是一神教
4. 基督教推行眾生平等
戴克里先將羅馬分裂為東西羅馬,西羅馬兩個皇帝混戰(zhàn),君士坦丁在這一役中收到神靈的啟示,頒布米蘭特赦,信奉起了基督教。最后君士坦丁統(tǒng)一了東羅馬,基督教得以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