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1

口腔潰瘍

2016-12-06

嚴重上火,滿嘴潰瘍,根本就張不開嘴……連著幾天熬夜休息不好,或遇到著急的事,很多人嘴里會長出針眼甚至黃豆大小的潰瘍。稍一碰就疼,甚至說話都不利索,那種痛真是只有長過潰瘍的人才明白。

秋冬時節容易上火,口腔潰瘍是一個常見現象,也是一個很麻煩的,反復發作的疾病。面對口腔潰瘍這個難纏的“小病”,很多人煎熬幾天也就過去了。但也有人口腔長潰瘍總不好,還越來越嚴重。有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口腔潰瘍和感冒一樣難纏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口腔內科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癥,學名稱為“口腔黏膜潰瘍”,它像傷風感冒一樣多見。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過潰瘍的經歷。在人群中,其發病率為20%,以復發性口腔潰瘍最多見。中青年人最容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約為2:3。

從西醫角度看,口腔潰瘍就是口腔黏膜“破了個洞”。這個洞可深可淺,小如麥粒,大如黃豆,或圓或扁,形態各異。多見于唇內側、舌頭、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腭等部位,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質化層或角化較差。

舌頭潰瘍指發生于舌頭、舌腹部位的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發作時疼痛劇烈,局部灼痛明顯,嚴重者還會影響飲食、說話,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可并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因此,口腔潰瘍可以是一種病名,更是一種癥狀。

許多口腔黏膜病都會出現潰瘍,如復發性口腔潰瘍、口腔結核、口腔鱗癌、口腔扁平苔蘚、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有時,它也是全身疾病的一種反映,如患糖尿病、胃病、血液病、結核病等。臨床上說到的口腔潰瘍,多是指復發性口腔潰瘍,有人給它總結了四大特點,即“紅、黃、凹、痛”:潰瘍周圍會紅腫,潰瘍表面是黃色,中間凹陷,通常較痛。它往往會反復發作,有時一次能長出十幾個,火燒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時候會“不治而愈”。

那些疼痛不明顯、邊緣不清晰,而且老不愈合的口腔潰瘍,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惡性的。這在老年人中較多見。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狀況衰弱,免疫容易失衡,因此發生惡性疾病的幾率更高。

這些壞習慣加重潰瘍

1、過度勞累、熬夜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是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的常見誘因。

2、都說“病從口入”,口腔潰瘍也不例外,在飲食的五味中,“辣”是最上火的。

3、如果口腔內不小心被咬破,而此時你仍吸煙、飲酒不止,就很容易長口腔潰瘍。

4、情緒總是處于焦慮狀態下也是很容易張口腔潰瘍。

5、口腔黏膜還容易受到牙齒、牙套等“外力”的傷害,破潰后出現潰瘍,

6、很多人因為疼痛不敢刷牙,口腔內食物殘渣容易繼發感染。

反復口腔潰瘍暗示啥病

1、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等時,會引發口角炎。很多日常生活行為可能造成維生素的缺乏,如過分淘洗米、長期進食精米面、吃素食等,很容易造成B族維生素的缺失。

2、胃腸道疾病患者易發口瘡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常見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便秘、痔瘡等影響了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有效治療胃腸道疾病是解決復發性口瘡的“根本途徑”。

3、有些女性每到經期或月經前后就會出現口腔潰瘍,自愈或治愈后下月行經時依然會出現,疼痛難忍。主要是體內黃體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 的水平降低所致。

4、免疫系統紊亂或免疫缺陷:反復發生多發性口腔潰瘍,同時或前后伴有外生殖器潰瘍;皮膚出現痤瘡、毛囊炎;眼睛不適、視力下降,應考慮白塞氏病。

5、腔潰瘍前后伴有脫發,顏面部紫紅斑,關節疼痛等癥狀時可能是紅斑狼瘡所致。腔潰瘍伴有持續發熱,頻繁感染應考慮血液系統疾病。

6、年齡較大且口腔潰瘍病史較長的患者,如出現潰瘍面較深較大,口腔不明原因的腫塊應警惕口腔黏膜癌變可能。在極少數情況下,口腔潰瘍可能是惡性疾病的“信號”。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例復發性口腔潰瘍癌變的報道。 

艾灸能有效防治口腔潰瘍

中醫認為,口腔潰瘍與心脾肺胃等臟腑關系密切,由于口腔與咽喉肺胃相連,為諸經循行會聚之處,故無論外感內傷均可在口腔粘膜出現病變,外邪以風、火、燥為多見,體質異常、素體陰虛、精神緊張、睡眠不足,陰液耗傷,虛火上炎,熏蒸口腔而成潰瘍為本病常見的發病因素。

大家都知道得了口腔潰瘍很難受,西藥治療口腔潰瘍又極易復發,所以得了口腔潰瘍不是一般的麻煩。口腔潰瘍屬于中醫“口瘡”、“口糜”范疇。口瘡雖生于口,但與內臟有密切關系。

脾開竅于口,心開竅于舌,腎脈連咽系舌本,兩頰與齒齦屬胃與大腸,任脈、督脈均上絡口腔唇舌,表明口瘡的發生與五臟關系密切。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口瘡之火,不獨責之于心。平時憂思惱怒,嗜好煙酒咖啡,過食肥甘厚膩,均可致心脾積熱、肺胃郁熱、肝膽蘊熱,發為口瘡多為實證;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發為口瘡多為虛證;年老體弱,撈倦內傷,損傷脾胃,可致中焦樞紐失司,上下氣機不通,上焦之陽不能下降,下焦之陰不能上行,心火獨盛,循經上炎,也可發為口瘡,此多為虛證。

正如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所說:“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胃火上行獨燎其面”。

經常口腔潰瘍是細胞免疫異常,還有遺傳因素和藥物因素。中醫艾灸可以有效治療、預防口腔潰瘍。

艾灸取穴:下關、頰車、地倉、廉泉、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太沖,腎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