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十五?
昨天在言幾又書店瞅到《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連忙買了,坐下來一口氣從頭讀到尾:為的是核對自己和書中作者觀點差異在哪里,認知上是否一致。
合上這本書,簡直像金子一樣發著光的書。
這九點深以為然,分享給大家。
一、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早年進修玄學的時候,課余時間進餐,你懂手相他懂面相她懂地占,一桌子人一頓飯下來,大家都“知命”了,甚至細致到知道自己幾歲結婚,生男生女,盡管用的“術”不同,但發現大家對同一個人的結論都是驚人地相似。
幾頓飯下來,對應前面應征的話,便“信命”了。但倔強的我,始終不認命,命運的符文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我們這么努力地活著,不就是為了改變原先設定的特定軌跡嗎?
我知命、信命、但不認命。
二、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上個月22號剛下從悉尼回廣州的飛機,面臨兩難的選擇:要么回家拿禮物,錯過明天在上海和一位老師的約見;要么不回家拿禮物,直接飛上海,下次演講再給聽眾帶禮物。
我內心冒出一個念頭:能不能兩個都要呢? 我到底要做什么努力才能兩個都要呢?
在人來人往的機場駐足下來,思考了一分鐘:決定了兩個都要。
我是這么做的:先買一張當晚飛上海的頭等艙機票,緊接著在機場叫了一輛專車往返機場和廣州的家。路上和師傅交代行程和下一個航班的飛機時間,回到家拿上一行李箱的禮物,又回到機場,踩著點上飛機,最后兩個都拿到了,一點都不耽誤。
第二天如約而至在上海見到了老師,和他吃一頓飯的價值遠遠超過十頓飯的價格;而一大行李箱子的禮物,也給演講會場的小伙伴們帶來了一場驚喜;
三、有錢人專注于機會;
窮人專注于障礙。
我有一個朋友不斷地跨界,她非常珍惜挑戰自己的機會。不停地給自己找“不舒服”:她高中的時候采訪30余公益者和企業家,并與人合著出版了兩本書;高考考上了遠離家的重點大學,一個女孩子家跑去讀晦澀難懂的理工科專業——機械汽車,每次和她聊天,她都發一張雙手沾滿黑機油的照片給我。
她在大一期間將學校一個小角落變成了盈利不斷的眾創谷咖啡館,去年走了12座城市,每次都是至少一周以上的深度游,只要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就買一張交通卡,稱“走遍全城都不怕”,我和她的初次相遇,是在貴州山區執教,合作干的第一件事,就殺了六只生猛的山雞。
這個人也不是外人,正是我的合伙人Helen,1996年9月出生,(想想真是優秀到可怕的九五后),她明天即將前往滴水成冰的哈爾濱,在這個冬天只愿蜷縮在上海老洋房里碼字的十五來說,只想說一句:人才啊!
四、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交流;
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有一句話我贊同:你的收入水平交往最密切的五個朋友息息相關。
警惕那些隨時在奚落打擊你的人,尤其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畢竟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很有可能在朋友的日漸打擊中萎靡不振。真正的好朋友,是先肯定你身上的優點和光芒,再提醒背后的陰影。貓叔也曾經說過:“竭盡全力遠離負能量的人?!?/p>
嗯,他這個副詞用得好,“竭盡全力”。
五、有錢人讓錢幫他們工作
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關于商業模式的重組,也是我今年在思考的主題。我觀察到不少企業家會往往會購買他人的時間,解放自己的時間做該更高難度的事情,窮人卻反復陷入捉襟見肘的忙碌之中。
身邊的“土豪”朋友們,他們對于時間的珍視程度,已經一次又一次超越了我的認知范圍。
來上海后,我再也沒有搭乘過公眾交通工具,包括朋友來滬、個人出行,都是習慣叫專車往返接送。倒不是說彰顯個人多有錢,而是在專車上,我可以工作、休息、思考等,相當于路程上的時間一點都不浪費了,珍視時間,就是珍惜你的生命,保護好它們。
六、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每當我看見特別優秀的人,我會習慣腦補他身后咬牙堅持的畫面,曾經經受磨練的日子,還有汗水的重量。我從來不懼怕與更加優秀的人為伍,也贊同一句話:一等人,有能力,沒脾氣。
七、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
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投資界傳奇查理芒格,他的書中提到了一些細節——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總有書。他與朋友的約見,他都會提前到,準點開始談話前,他都會讀書。比如約9點半,哪怕朋友和他一樣九點到了咖啡館,他也是先讀半小時的書,再踩點開始讀。
崇尚多元化思考模型,至今高齡都在不斷補充說明。拿個人舉例子,從19歲開始,我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投入過萬的學費去進修,有時候學費甚至超過了我個人的收入,但只要是我覺得有價值得課程,借錢也會去上。而且我查看了一下賬單,這個月投資學習的趨勢,在2018年會變成2萬、3萬..但不同于屯課黨,竭盡所能發揮出課堂中的效用,以提升認知或者現實生活中實踐出來為基準。
八、有錢人根據結果拿酬勞
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重來》一書中提到,和卓越的人共事、做出卓越的業績正人生最為持久的幸福來源之一。
在創業型團隊中,往往最磨練人“身任多職”的角色,有些人選擇迎難而上,連連輔助老板,他們不會賣苦情分地說“這是通宵達旦整理出來的稿子,老板你看我多辛苦”
而是會說“這個稿子我已經寫好了,xx是重點,結合公司運營現狀,我會建議投入多少的資金...預計給公司帶來多少收益“
其實核心在于:能否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為整個企業、公司的角度去考量。
九、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采取行動
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他們行動
拖延著,拖延著,死神他扛著dealine的鋤頭,就來了;
不留心,不走心,暗戀的人,和你走著走著,就散了。
曾經有一位讀者和我留言:我腦袋里裝著一整個宇宙,卻說不出一句話。
不少寫文的伙伴大概都有類似的經歷,想法很多,實際成文率卻不過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有想法,有框架,收集素材,及時成文很重要。從想到到做到,中間不僅隔了個我和你,還隔了個銀河哇。
恐懼誰都有,都是平凡人,恐懼一分不少。
關鍵是,用行動稀釋恐懼。
后續的話:
談錢很“俗”,但我是很坦然地討論錢的,畢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有了錢,我們有了更多自由和選擇的權利。我喜歡每一位耐心讀到這里的讀者,你已經閱讀了2314個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