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沿著季風的方向》
作者:劉子超
書中金句:
?信仰的確是一種偉大的發(fā)明,正因為有了它,人世的苦難才顯得可以忍受。
?我深深地感到,這里展示的不是文明,而是文明的喪失,是一種被時間遺棄的力量。那些已然倒塌的是現(xiàn)實,而那些被好意修復的,與其說是保存現(xiàn)實,不如說像鏡子一樣映照出現(xiàn)實的殘酷。
?我問自己:一個地方的文明,總會以它特有的造型出現(xiàn),而決定這種造型的力量又是什么?
我試圖通過老撾的歷史尋找答案,然而一旦有了粗淺的了解,感到的卻是分明而鈍鈍的苦楚。
?無論大國小國,無論現(xiàn)代古代,只有做到勸富濟貧,才是文明的本意。
?小小的墓碑,插在落滿樹葉的土壤里,沒有文字,亦無名無姓。是的,在爪哇,我終究沒有發(fā)現(xiàn)絕對的事物,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永恒不變的東西。
?幾代人如今已經(jīng)在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在中國似乎只是轉(zhuǎn)瞬之間的事,但在日復一日的咖啡園,卻感覺幾乎與永遠無異。
讀書感悟:
劉子超:1984年生,200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旅行作家。
讀《沿著季風的方向》是微信讀書系統(tǒng)推薦。一不小心被綠色通道封面吸引,眼前豁然一亮的感覺。再加上上學學地理時, 總是對亞熱帶季風氣候?qū)W得懵懵懂懂,就想翻開看看。
如果說文字可以用1000個形容詞來形容,這本書的文字我只想用一個詞來形容:厚重。
風景總是在遠方,大概是因為在日常的煙熏火燎中,眼睛已經(jīng)失去了觀察的能力。在這本書里,有很多天氣描寫非常細致,讓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云,比如雨和閃電,還有日出和火山爆發(fā)。
看到了到印度以后的第一朵積雨云。大片灰白色的云,帶著黑色邊緣,堆積在天際線處。
天空亮起一道道閃電,像有人不斷劃著火柴。雨斜劈在窗戶上,外面是一片令人窒息的空曠。
可就在這個瞬間,風突然開始把晨霧驅(qū)散……
除了這些,還有關于一個國家的歷史背景,東南亞那些國家,我們的近鄰,飽經(jīng)滄桑她們現(xiàn)在是怎樣的一個生活狀態(tài)?
讀過這本書,我很慶幸我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中國。讀過這本書,我想我也學會了睜開眼睛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厚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