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注定會傷人

1988年,成德善18歲。爸爸成鎰東是銀行代理,因為幫人抵債不慎,每月工資扣了一半,全家人跟著他租住在半地下室里,家里經(jīng)濟拮據(jù),還有三個孩子,便時常為衣食住行發(fā)愁。

姐姐成績最好,凡事以她為先,弟弟傻里傻氣,分走了不少疼愛,排行老二的成德善便遭了殃。

姐姐要吃荷包蛋,弟弟立馬嚷嚷著也要,冰箱里只剩下兩顆雞蛋,媽媽望向她,德善冷漠地瞥了一眼:不用管我了,我不吃也可以。

弟弟每天晚上都跑去接爸爸下班,爸爸會給他買一個比一包煙還貴的「世界杯冰淇淋」,有次德善不小心撞見了,爸爸無奈,給她買了一個便宜大碗的。

就連吃炸雞,雞腿也是給姐姐和弟弟,她只能分到雞翅。

姐姐生日快到了,要把去年才花不少錢配的眼鏡換掉,德善恐懼地連連搖頭:今年我的生日不要和姐姐一起過!

姐姐21歲那天,大家唱完生日歌,爸爸拔掉3根蠟燭,要提前3天給德善過,德善爆發(fā)了:

為什么這樣對我?我好欺負嗎?

我是可以隨便對待也無所謂的人嗎?

為什么?為什么只有我是德善?

為什么要叫我德善!

這是《請回答1988》里的第一集。

爸爸媽媽愣住了,他們從來沒想過,這些無意識的舉動原來孩子都記得清清楚楚,并在她心里埋下了深深的種子。

長大以后,這成為我們時常聊起的話題——「原生家庭」。

————

在這個原生家庭的原罪成為通識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討論父母對自己的傷害,那些過于嚴苛的要求、不恰當?shù)挠?xùn)誡、強施的觀念,帶給我們成長的彎路,有些甚至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化解。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第一次給自己買衣服,第一次鼓起勇氣要回壓歲錢,第一次說不,都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做心理建設(shè)。

我上小學(xué)時,沒有零花錢,有次翻遍抽屜湊出10個1分錢,我用手捧著飛快地奔到小賣部想買一根辣條,老板告訴我1分錢早就不通行了,我愣在那里,不說話也不肯走,只是傻瞪著他,好希望他看在我可憐兮兮的份上,大赦般收下我的銅板(當然最后沒有)。

后來,在爺爺奶奶的偶爾接濟下,我終于湊錢買到了夢寐以求的12色橡皮泥,拿回家的第一天,我爸看到后,生氣地當著我的面,把亮黃色的小錢包撕爛了。

因為身體弱食量又小,吃不下就會被訓(xùn)斥,幾乎每頓飯都是哭著吃完,到我家玩的孩子一聽到我爸的聲音,就嚇得一哆嗦,趕緊跑了。

最怕的還是放暑假,因為《暑假生活》里每道題都要改到完全正確為止,我爸坐在藍色塑料椅上舉著作業(yè)檢查,我站在他背后,戰(zhàn)戰(zhàn)兢兢。

我想,這可能是我后來花錢大手大腳,又總喜歡獨處的原因吧。

當然,我家對我最大的影響還是在親密關(guān)系的處理上。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里說,很多人的情感經(jīng)歷,其實就是「嫁給爸爸、娶回媽媽」

我爸媽在我小時候感情不算融洽,有時飯吃著就忽地嚷嚷起來,吵完了,我媽就開始冷戰(zhàn),有次還在我爸和我說話時,故意邊彈琴邊唱歌,把音量提到很高。

重點是,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和解的,他們總是當著我吵架,背著我和好,我學(xué)不到。

我爸不怎么和我媽辯解,更多時候一邊做家務(wù),一邊自言自語,我也天真地問過他為什么這樣,他說:爸爸心里裝了很多事。

我害怕我爸,又想拯救他。

后來我喜歡的男生都和他一樣,不茍言笑,不善言辭,不愛溝通,連氣質(zhì)都萬分相似,流過很多淚水,啊,真是折磨啊。

認識老徐后,經(jīng)他提醒,我才發(fā)現(xiàn)我其實跟我爸一毛一樣。

————

但我說這些并不是為了聲討我的父母。

因為這個故事如果由他們來講,將會是另外一個版本:體弱多病的女兒,帶給他們身體、心理以及物質(zhì)上的挑戰(zhàn);為了在成長初期培養(yǎng)她良好的習慣,時常聲色俱厲;彼此還是血性的年輕人,夫妻磨合相當辛苦……

而我深知,我身上獨立的人格,也多虧我爸多年來的影響,我那顆不拘小節(jié)的大心臟,深得我媽真?zhèn)鳎恐@兩樣?xùn)|西,我能屏蔽很多外界的聲音,而在我長大后,他們對我的人生選擇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寬容與支持。

我爸媽后來變了不少,我爸在我上高中后,變得柔和了許多,聽我說的越來越多,給我的錢也越來越多,他們之間的相處遠比以前融洽。

我一度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我想明白了:他們也是第一次結(jié)婚、第一次當父母,和我一樣,都一直在不停地長大。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話:今天整個社會,「原生」泛濫,指責父母,變成一件非常容易和便宜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組成我們性格上的優(yōu)缺點,鋪墊成成長路上的彎道與直道。

把長大后遇到的很多困難單單歸咎于原生家庭,是不負責任的逃避,因為做為一個成年人,切割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成長課題。

就像《歡樂頌》里的樊勝美,重男輕女的家庭是她悲劇的根源,但面對吸血鬼一般的父母和哥嫂,一味妥協(xié),不知設(shè)限的處理方法,才是悲劇的放大鏡,勇敢的改變才會換來新的生活。

家終歸不是十全十美,它一定會有傷人的地方,但決定是否被它影響的,始終是長大成人的自己。

————

成德善哭著跑出了家門。

爸爸后來重新給她過了一個生日,并向她道歉:

爸爸我,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請回答系列是TVN電臺策劃拍攝,請回答1997、請回答1994這兩部劇收視劇評也不錯,但我對此感觸一般。請回答19...
    微安_閱讀 7,102評論 5 8
  • 起初神走出庭院,淵面可人,就賜福給這一切,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序幕 上帝死了,祂留下...
    DAN14閱讀 444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