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算是人間好時節,假若無閑事掛在心頭。
痛痛快快又不咸不淡地生活著,歡笑與失望并行,記憶里被塞上窗前明月光的明亮,也靜悄悄地積了點灰塵。一顆心從春流落到夏,在日復一日的張張望望中,竟也尋得了些自己的主張,想想也算是不枉過了。
雖然很多疑問仍是無解,很多方向仍是不明朗,很多個自己的面目竟讓我覺得有些陌生。
對于自己的選擇,迎頭往那兒走過去,也不管到底它有多好了,就憑著它是我現在生活的“別處”,就像,就算它是堵南墻,我也去撞撞看,總好過溫水里被麻木被忘卻。
但這些是有些無知有些負氣的話了,你知道不是這樣的。
現在的生活,就像是一場牌局的開場,個人自摸手中牌,憑著幾分努力和運氣的加持,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王牌。但凡事都是張張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自我懈怠是頭敵,自我質疑是常態,孤獨與焦灼混雜其中,拉扯你。
“不要停止變強”,不要停止變強。
五月份很懶,也沒有看什么好電影,但讀書依然是我選擇與世界溝通的方式,最適宜、最開闊、最安心的方式。
五月最后一天,奉上書單,以饗同好類。
01 《月亮與六便士》
“天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對于他們本人來說,天才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我們這些人必須非常容忍,非常耐心才行。”
生活在很多時候并不由人自己控制,它不是一道簡單的,讓你去選擇“月亮”還是“六便士”的選擇題。但一個有自我意識的心靈,不會被動地走入生活拋給ta的備選項中。我們得去做抉擇。
但這并不是這本書所要探討的。書中主人公克里斯特蘭德是被內心某種道不明的強烈渴望驅使著,走向那條荊棘滿布的路。他沒有別的方法,他只能聽從那聲音。
但閱讀這個故事的我們,大可以把六便士的安穩握在手中,也可以去追逐遠方月亮的光輝。
人生不需要被定義,你且去做你喜歡的。
毛姆筆下多見對人性細微處的考量,但筆觸并不鋒利,更像是一束光,為你照亮一份黑暗。
這本書以法國后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創作原型,他的畫可以為我們想象書中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所畫的作品提供啟發。
02 《面紗》
“我覺得唯一能使我們從對這個世界的嫌惡中解脫出來的,就是縱使世事紛亂,人們依然不斷創造出來的美的事物。人們描摹的繪畫,譜寫的樂曲,編纂的書籍,和人們的生活。而其中最為豐饒的美,就是人們美麗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藝術杰作。”
另一本毛姆。《面紗》關乎于凱蒂的女性意識的自我覺醒,關乎她自我清洗、霧里看花的一生,最終能揭開人生與情愛的面紗,走上一條自我救贖之路。
但這個故事不能吸引我,書中,瓦爾特對凱蒂說的那段話,“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你看,他如此高傲地愛慕著她的皮相,讓我想起王菲的《色誡》。
讀的這本書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最后一頁上有人寫:“對于死者的紀念,最深刻的悼念是為之改變。”
可可在我看來,凱蒂并不是為可憐的瓦爾特改變,是為了她自己慢慢醒來的靈魂吧。
03《局外人》
“正是人類的正義判了我的死刑。”
默爾索如是說。
默爾索在一個炎熱的夏季里走向他作為“局外人”的一生的終結,人類的“正義”宣判了他的死刑,他沒有抵抗,徹徹底底擁抱了這個結局。
“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冷冰冰的開頭,冷冰冰的結尾,讀完之后徹骨寒。
“當人對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熱望,卻碰到了這個非人的毫無意義雜亂無章的世界,荒謬就產生了。”這是加繆筆下的荒謬,也是真實的人間。
04《窄門》
確實是一部越讀越覺得美的愛情小說,熱羅姆與阿麗莎互通心意的書信,字字熱忱純美,把一份晶瑩的愛情包容進最虔誠的禱告里,希望你得到的遠遠高于我們的愛情。你要入那窄門,就算它只能容一人進入,那么我離開,一切為你。這是阿麗莎的愛情,只為愛人謀福祉。
可這份愛情還是讓人唏噓,渴慕燦爛星光,卻不知道該怎樣握住塵世中的幸福,但最終,因這偉大的犧牲,對愛情的忠貞戰勝情欲,我相信這份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必當走向永恒。
小說之外的紀德本人與妻子之間回環糾結的感情,和小說里的故事可以說是雙生花了。
05《漫步東京》
“我懷抱著與東京殉情的心情,想拍下屬于我自己的東京。”
荒木經惟如是說。
漫步在自己所愛的城市里,記錄下街頭巷尾的人來人往,如此溫情脈脈的荒木經惟讓人想要落淚。另,封面的櫻花實在是太太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