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飯的人一定會做“愛”

文 /薇心? 圖 / 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有了一個習慣:不愛一個人吃飯。

當“孤獨美食家”成為某種自豪的標簽時,我想我不會屬于這個行列。但這并不代表我是害怕孤獨癥候群,因為我一個人可以獨自坐很多事情,唯獨吃飯不行。

學會做飯,是初中的時候。父親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長期在外地,母親獨自照顧我,洗衣、做飯、還要工作,很是辛苦。

那時我學會了做飯,第一次將大米煮成白花花的米飯。

那個時候的電放鍋還沒有智能到像現(xiàn)在這樣輕輕按下一個鍵就能等著飯煮好了。記得我家煮飯一直是用一個金屬的鍋,母親說那個鍋是我出生的那一年爺爺買的。

鍋里面有一個全是篩孔一樣的隔層,將米洗干凈后放入那個隔層,然后加上水,水要沒過

手背。于是那天我用手試了很多次,一定有剛剛好,深怕多一點或者少一點就煮不出飯來。再整個放上爐子,第一次水開要端下來,倒掉一半的水,再放回爐子,等到冒出大大的熱氣,關(guān)上爐子的門,再燜一小會才可以。

每一個步驟,都是我長時間看母親做飯的記憶里而收集出來的。吃著自己步步按照母親步驟做出來的白米飯,那時的欣喜至今都還記得。


廚房是一個家最溫暖的地方。

婚后,我一直堅持自己做飯。喜歡看著自己精心挑選的食材變成冒著熱氣的食物,好看的色澤,誘人的香味,讓人有著無比的滿足與成就感。還有個愛好就是愛到朋友圈曬自己的手藝,不是因為想體現(xiàn)自己有多么的賢惠,而是想紀念一下那輝煌的時刻,那份用心的喜悅是可以與人分享的。學生時代學過一段時間美術(shù),那種喜悅就像是:你終于將你心中的想象用你手里的筆絲毫不漏的繪于紙上一樣。

家是一個用心去經(jīng)營的地方。做飯也是一樣,要用心、用愛才能去完成的一件事情。有很多人認為家里的飯格外好吃,家比五星級的高檔酒店更溫暖,是因為,有人在這里傾注了愛。

昨晚睡前刷知乎,看到一位網(wǎng)友發(fā)了這樣一個回答“如果是自己真心愛的人,哪怕租一間小木屋,裝修的簡陋點又如何,每天穿棉布裙子只要他在身邊。生個可愛的像他一樣的男孩子,洗衣做飯,養(yǎng)魚種花,從此遠離喧囂,清凈的生活,只要他在身邊。一年四季哪里也不去,牽著他的手散散步,看看夕陽亦是美好。守住彼此的心,守住和他的愛情,守住婚姻,我真的愿意那么生活,如果對方是他?!?/p>

這樣美的生活想必很是很多人的夢想,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愿意“剪掉”翅膀,安靜的守候著你一起變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理所當然的去做到得心應(yīng)手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為你做一件用心的小事。

所以,請珍惜、感恩那些曾經(jīng)或者現(xiàn)在為你做飯的人。


兒子出世后,四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喂養(yǎng),我放棄了各種大品牌、進口的輔食成品,從半個蛋黃伴牛奶到一個蛋黃,到米糊再到各種味道食材的粥,我都堅持自己來制作。

當兒子第一次連勺帶手的獨自大口吃飯時,我驀然發(fā)現(xiàn)當自己用愛做出一道菜,然后看著你愛的人一口一口滿足的吃著,用愛的灌溉換取的是兒子的成長,那種感受似乎可以打敗所有的倦怠。

兒子,至今是自己來帶,辛苦、尷尬、窘迫的同時我也很幸運的沒有錯過任何兒子成長的時刻,和母親這一人生中重要角色的所有幸福體驗。常笑侃自己:“當一個女人有了孩子之后,會從一個生活白癡變成一本《育兒百科》或者《每日菜譜》偶爾根據(jù)適用性變成一本《十萬個為什么之答案》,會變成孩子口里的超人媽媽;會變成十項全能的生活全才;這樣的改變都是不經(jīng)意間才發(fā)現(xiàn)的技能,偶爾還會發(fā)個叫‘必殺技’的玩意兒......”

回想父母也不正是以這種愛灌溉了我們的成長嗎?

黃老師曾在一期節(jié)目里說:“人類最偉大的傳承其實是父母做飯的味道。”父母的愛是任何都永遠不能及的。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不也是愛的傳承嗎?

我們的世界很大,有詩有遠方;而父母的世界很小,心里只裝了我們。認真地回應(yīng)父母的每個需求,聽他們說話,邊幫忙做飯邊聊瑣碎的事,教他們用手機用電腦,陪他們買東西,用那些細小的事去讓他們幸福。

父母安在,歲月靜好。

希望所有的愛,都能一步步的傳承下去。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我們忙于學習,忙于工作,忙于應(yīng)酬,忙于生意;我們的交流慢慢的被網(wǎng)絡(luò)化;快餐、快遞、快文化慢慢浸潤到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讓人來不及思考與回味。

做飯,常被歸類到生活中日常的一件小事。但生活遇到的大事并不多,而真正去組成生活的正是這些常被人省略的小事。

生活與生存從來就是兩回事,但你應(yīng)該永遠懂得你要如何去經(jīng)營自己的生命。


*作者:薇心,80后職場媽媽。在那一個瞬間與你共鳴,就是我最大的初心。

本文為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薇心授權(quán)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