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三八婦女節,各種品牌的廣告紛紛登場,現在越來越多品牌在節日的時候蹭熱點,而三八婦女節是買買買的女性大軍的節日,品牌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廣告的套路無非就是贊揚女性的獨立,自信,美麗,最后,再鼓勵她們買買買。但匡威的這支廣告《真的有故事·女孩逆無界》,似乎在俗套中玩出了新花樣(https://m.digitaling.com/projects/58295.html?plat=android)
? ? ? ? 這支廣告的主題是把節日的定義權重新交給了女性,讓她們用自己的故事決定哪一天是自己的節日,這個主題的確具有創意,似乎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女性的自主權,讓女性無需只在哪天享受節日,只要有故事,就是自己的節日。但我覺得這個主題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這個廣告從一開始,就去收集真實的匡威消費者的故事,然后進行拍攝。到后面,還開發了小程序讓女性消費者寫下自己的故事定義自己的節日,參與活動就可以獲得專屬的筆記本。這點讓引起了我思考,現在的廣告似乎形成請流量明星的固定唱本,當然這很吸睛,能夠引起更大的關注。但細細想來,作為某種產品的消費者想要評判產品相關的信息與體驗,如果去考慮到那些明星選擇代言的理由(拿錢說話),他們的代言又是否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反倒是這些帶著自己真實體驗,用自己真實的人生說話的消費者,她們更有資格說出自己的故事,她們更能代表某個品牌的使用者個性,而她們說出的故事也更能影響其他的消費者。總而言之,一個人或者群體的發聲的說服力,是與其背后的意圖有著顯著的關系的。
? ? 所以,我在想,現在的廣告代言趨勢,在大家都對神采飛揚的小哥哥小姐姐們的代言審美疲勞后,覺得他們今天代言這個,明天代言那個,說的話也漸漸失去信度,代言的話語權是不是又該重新交回給消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