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云南的最后一天,總是不經(jīng)意感嘆那些美好的風景和鮮花都帶不走。
回到學(xué)校幾乎還是有些慌神,因為我不相信,一向有想法卻不敢去實踐的自己真的拎著行李就走了。
大概是因為,倘若你很想做一件事,你就會很努力的去完成,是的,我特別想和自己喜歡的人去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用自己有限的積蓄,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能是真的很想很想任性一次,也記不清什么時候有了想去云南的想法,只知道自己一直都在悄悄的規(guī)劃當中,然后就在那一瞬間,毫不猶豫的訂下了機票。
很激動,第一次坐飛機,在我的想象里,我覺得我會暈,于是我就在福州買了暈車貼,口香糖,這還不夠,還去買了萬金油。有點搞笑,有時候可能是我自己太過于緊張,以至于顯的有些驚慌失措。
晚上八點多的機票,我們四點多就趕去機場了,滴滴司機為了不走高速,繞了好遠,一路上車里都播放著老薛的歌曲,聽著還蠻享受的。在機場里點了一份生煎包套餐,飛機上的點心還不錯,坐在我前面的大叔有點自私,只顧著自己舒服,完全不顧后面人的感受,使勁將椅子放下來,本就不寬敞的座位變得更加考驗人身材的時候了。大概十一點半,到達昆明機場上空,一眼望下去,真的很美,燈光是星星點點的,很有層次感,可惜,我們的手機不能夠開機,不能將它記錄下來。下了飛機后,取行李等了很久很久,也讓來接我們的小馮馮等了特別久,聽阿秋說,她特地提早下班從楚雄趕到昆明長水機場,等了好幾個小時。雖然我們不認識,但她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別的好,怎么形容?大概就那種一見如故的感覺吧。從上車開始,她就用他們的方言與司機交流,好像他們本就認識一樣,雖說是方言,可我覺得想要聽懂,一點都不吃力,從中也覺得她應(yīng)該是一個健談的人,一點也不扭捏。
十二點昆明的夜,依舊熱鬧。司機將我們載到酒店門口,阿秋和小馮馮進去辦入住時,前臺的人告訴我們,我們訂的不是他們家的酒店,我們愣了,之后我們便踏上了尋找酒店的路,來到了很僻靜的巷子,沒有燈光,但卻可以聞到一陣陣的香味。說真的,這樣的巷子讓我感到特別的害怕,沒出過遠門的自己,膽特小。好在有她們。饒了好久才找到住宿,這也算是一次比較難忘的經(jīng)歷了…
第二天清早七點多起來,才發(fā)現(xiàn)昨晚經(jīng)過的小巷原來是一個花卉市場,有各種鮮花和植物,特別討人喜歡。
四個人來到云南甩碗米線吃早餐,不得不說這家的米線很美味,而且分量也特別足。很開心能夠親身體驗。
昆明我們不打算多停留,只是到大觀園里逛逛,有時候覺得旅行不在于你到過地方有多少,而是在陌生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久違的感動,在大觀園除了景色美得讓人窒息
還有這樣的一個畫面,一對老年夫婦,坐在湖邊,老奶奶靜靜地看著池中的鷗,而老爺爺則靜靜的看著老奶奶,用手輕輕撫摸著奶奶的頭。
這樣的畫面,讓我忍不住駐足靜靜地看著,心想著,這大概就是“最幸福的事就是陪你變老”吧,我承認,那一瞬間我感動了,也想你了。莫名的笑了,這是多簡單而又遙遠的事。
大抵旅行就是為了尋找一種久違的感動,不為那終究會到達的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以至于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趁著下午的陽光正好,我們買了汽車票從昆明來到了大理。
剛一下車,那種歷史的氣息便撲面而來,街道上行人無幾,古樓林立,極其貼合了我此行的心境。
蒼山洱海: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來到大理的第一站是蒼山,坐索道坐到一半,剩下的山路由我們自己走,一路上走走停停,走得太快,就辜負了這一路的風景
從蒼山下來,誤打誤撞來到了天龍八部影視城,在這里空無一人,略顯的有些蒼涼。大概是因為淡季的原因吧!
開心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接近黃昏時分,我們走進了古城,
第一次來大理古城。
——我從未見過的大理古城。
心想著大概與古跡類似,雖然青瓦屋面的民居、商店與作坊,尚存古樸風貌,但早已被濃烈的現(xiàn)代商業(yè)氣息所籠罩。滿街鱗次櫛比的店鋪、琳瑯滿目的貨架以及川流不息的人潮,縱使熱鬧,卻難動人。
而此刻,呈于我們眼前的古城,卻與想象中大為不同。
我看見一灣溪水錯落貫穿。光影斑駁,溪水清冽,綠樹婆娑,深街幽巷。寡言的青石板路,欲語還休的屐齒蒼苔。
行走其上,總有或蒼涼或孤寂,就那樣浮上來。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都市的浮躁,就這樣慢且沉,沉到不知名的地方去,讓心跳慢了一秒。
我喜歡這些觸手冰涼,內(nèi)里溫暖的石。它們無一例外表情倨傲,安靜堅毅。但每一塊,都似久未謀面的故人,從不曾生澀遠離,輕易就能猜忖復(fù)原一截時光。想象其在迎來送往間,風霜滿面,模樣不改。每一塊,都藏起了一個古老故事,又或是,遇見了自己的靈魂相知。
千百年來,過客如江鯽,朝代幾更改。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倒塌......就這樣,看遍滄海桑田,然后,事了拂衣去,管他榮與辱,功與名......古城多少事,它們始終不言,亦不語,細數(shù)流年。
洱海,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據(jù)稱因形狀像一只耳朵而取名為“洱海”。雖然稱之為海,但其實是一個湖泊,據(jù)說是因為云南深居內(nèi)陸,白族人民為表示對海的向往,才稱之為洱海。
風光迤邐的洱海之畔,是綿延無盡的蒼山,二者同為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
何謂風花雪月?且看大理這一副最負盛名的對聯(lián)——上關(guān)花,下關(guān)風,下關(guān)風吹上關(guān)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對聯(lián)橫批,便是風花雪月四字。
我不曾見過上關(guān)的花,也沒有吹過下關(guān)的風,雄奇壯麗的蒼山,水色如天的洱海也是第一次體驗。
雖說是第一次,但卻是不同。畢竟,風花雪月,從來不該是一個人的事。
在去洱海的公交車上遇到一美女,看起來像是經(jīng)常出來旅行的。
我們一起坐一塊半的公交到達才村碼頭,在才村碼頭租了自行車,由四個人變成五個人開始游洱海之畔
在這里,只管放慢腳步,用自己的節(jié)奏,去感受就好。做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xué)。
不需要刻意去安排行程,帶上一顆放松的心,帶上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就足夠你感受整個只屬于你的世界。
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吹著風,極為愜意
花大面積的開著,五顏六色,陽光下它們都各自燦爛,微風一吹就搖擺。
午后的陽光正好灑下來,照在花海上,照在我們身上,暖暖的灑了一片。
旅人們在各種拍照,在找著光,迎著風,說著笑,一切都那么安靜美好。
我坐在折疊椅上,手握冰激凌,看著花海和遠處的一片低低的房屋,對著藍天里的棉花糖云朵大大的呼一口氣,閉上雙眼,感受大自然下的自己。暫且放下那些煩心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旅行不是逃避,是為了能收獲一段能量,開闊一個新的視野,感受另一種人生,在歸去后能更坦然更好的面對生活,去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最后一站:麗江
從大理熱烈的陽光中走來,走向麗江寒冷的夜晚。初到麗江,陰冷的天氣,我們吃完午飯,雖然冷,但還是要出去走走,于是,我們聽了酒店老板娘推薦,來到了拉市海,這大概是我們這次旅行最坑的一個地方。
茶馬古道的導(dǎo)游讓我們選擇路線,我們選了了路線C,這時候小馮馮用方言問了一些問題,導(dǎo)游立馬反應(yīng)過來問了我們是不是本地人,小馮馮用方言告訴他,是本地人。之后導(dǎo)游說那就優(yōu)惠給我們,走路線C給路線B的票價,前后相差一百塊一個人。心想著多好的事啊。之所以選擇C路線,因為這條線的風景比較多,納西村寨、瀑布群、千年古樹、望海坡、原始森林還有田園風光和濕地風光。結(jié)果就是騎著馬沿著茶馬古道走了一圈,所謂的瀑布就如同小溪一樣。望海坡就是一塊黃土坡。
從茶馬古道回來,到拉市海濕地公園劃小船
在拉市海,除了泛舟于湖面那個片刻是自由的,再沒有更多的情懷了。
回到酒店,已經(jīng)是精疲力盡了,阿秋和小馮馮忙于規(guī)劃第二天的路線,從阿秋的朋友得知,我們確實被坑了,她們之前去拉市海只需要80元,還有標配土雞火鍋,然而我們…
心情也被破壞了不少,在這里,個人覺得來麗江還是不要去拉市海了,處處都是坑~
來麗江的初衷本就是登上海拔4680米的玉龍雪山
于是我們最后的決定是爬完玉龍雪山就返程
在去玉龍雪山的途中,開車的師傅一邊跟我們說著一邊又吐槽,師傅說他是彝族的,而在麗江絕大多數(shù)是納西族的人,兩個種族之前存在對立。
在路上,師傅告訴我們很早以前來玉龍雪山是沒有進山費的,后來慢慢的不但收取進山費,而且還在不斷地往上升。確實,進山之前,遠遠的就看到一排的人等著收取進山費,一個人130元,學(xué)生證半價。不知為何,莫名的有種電視劇中“此山是我開”的既視感。
還好雪山上的景沒有讓我們失望,即使海拔很高,氧氣很稀薄,但我們都沒有放棄,一直登上插著五星紅旗的位置。然后四個人坐著靜靜看著游客們拍照,我們也不知道充當了多少人的背景
從雪山下來,去了藍月谷,這時我們都已經(jīng)疲憊不堪,匆匆的觀看藍月谷的風景
這藍月谷的水之所以藍,聽隔壁導(dǎo)游介紹大概是因為湖中有銅元素,這與我起初的猜測是一致的。不知為何,總覺得這是人為造出來的。
在回去的路上,經(jīng)過甘海子,我們沒有停下,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的潭,于是我們就問師傅,他告訴我們這些潭都是人為挖出來用來蓄水的,藍月谷的水都是從這些潭中抽上去的,藍月谷的水不完全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他問我們,知道了真面目之后失望不?其實我覺得,有些游客定不是傻子,她們之所以還會來,大概是因為至少來過,過程是開心的,這就夠了!
夜晚走進麗江古城,來到酒吧街
看著在震耳欲聾的嗨聲中與不斷搖擺身體的人群。我覺得自己是喜歡安靜的,在狂野的人群中忘記寂寞。這應(yīng)該是很多人來酒吧的原因。
人生百態(tài),其義自現(xiàn)。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鬼胎。
大家都說麗江是艷遇之都,在這里,我們艷遇了藍天和碧水。沒來麗江之前,我們的生活也是在不斷的艷遇當中。生活中總有人想與年輕的我們交換著時代。30+的世界與20+的世界總有諸多不同,而年輕的我們或許是因為資源豐富,總不屑于這種艷遇,但也能接納中年人的想法。
在這里,我想,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接納,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年輕偶爾任性的自己,也接納不夠聰明的自己……
有時我們只是想去看看異地的藍天與異地的笑臉,想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會在陌生城市的遇見陌生人,成為朋友,亦或者是使用最少的金錢,使用最麻煩的交通,盡量用最原始的手段去逼迫自己承認這世界的殘酷與無奈,讓自己明白這世間所有都得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不管把自己陷入什么樣的境地下,都無枝可依。然后在那一刻,突然頓悟,放下。對此前種種,再無片刻牽掛,不甘與委屈。
在左左的文字中看到:旅行本就是一場修行。年少的我們總會覺得很多事情是一步一步走到現(xiàn)在,有時會后背一驚,你難免不懷疑起真的有“因、緣、業(yè)、”這件事。很多事情,它從發(fā)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最后落在哪里。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走完這一程,我知道,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都是注定會出現(xiàn)在我這一小段時光里的人,就像我也是一個注定會跟他們相遇,并且路過他們的世界。
阿秋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問:多年以后,我們是否依然如舊?我們都沒有給出回復(fù),但我知道,雖然短暫的旅行結(jié)束,但一起經(jīng)歷的事,看過的風景,所有共同的回憶是抹不去的。談得來的朋友,不管怎樣總是一見如故。一切都是那么順其自然,最后,一起出發(fā),向著同一個方向。
云南之旅雖留有遺憾,但可以把這段空白留給自己,做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xué)。
余額不足,未完待續(xù)…期待下次的旅行~(可能要很久很久以后╮(︶﹏︶)╭? )
夜已深,偽文藝的人要睡覺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