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命若琴弦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比往年稍晚,可能討論較多,認識需要統一。會議中心提出兩點:一是,定調“穩中求進,脫虛向實”;二是,確認“穩中求進”的工作主線。
一、為什么定調“穩中求進,脫虛向實”?
1、“穩中求進”是因形勢所迫
本屆政府自2013到2016已經進行了四年極具勇氣的改革實踐。采取方法簡單、直接:全面鋪開、開列清單、群發文件、巡視問責、強調擔當、核心看齊等手段,大規模、強力度的推進改革。但到目前為止,很多改革在施工圖與實際組件的建設安裝順序卻頻現沖突,缺乏整體配套、統籌協調,繼續推進較為困難。
2、“脫虛向實”是因虛火旺盛
另一方面,戰略行動上顧此失彼。經濟下行,匯率浮動,企業、公眾心態失衡,預期錯亂,媒體添油加醋,做空標題黨滿天飛,亟待對經濟運行中的各方預期進行校準。當前,抑制經濟下行趨勢,控制好區域性金融風險,防止擴散成不穩定事件,已經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緊急任務。
改革暫緩,集中注意力和資源解決現實緊迫的經濟問題,也是對“穩中求進”的另一種解釋;“脫虛向實”就是盡可能利用政策工具,讓在實體經濟體外空轉的資金,重新注入到實體經濟運行當中,防止資金長期外部空轉誘發旁氏騙局出現,產生系統系金融風險。
二、為什么選擇“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需要指出,“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既是現實考量,也是不得已為之的選擇。再次證明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方利弊博弈權衡仍是需要充分體諒關注。既然要“穩中求進”,就需要從原來大刀闊斧的改革思維轉換出來,從抓鐵有痕思想斗爭的語言模式中轉換出來,更加務實的看待當前困難。
三、“脫實向虛”是當前最為重要的問題。
去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核心工作,似乎把準了工作命門。但現實看,已經出現明顯問題,姑且不說房地產“去庫存”,導致20多個城市房價短期暴漲。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維持價格穩定;大宗商品也在“去產能、去庫存”帶動下,出現價格逆轉,使得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部門幾次采取措施,才有所掌控局面。未來2017年在大宗價格的引導下,通脹預期已在高位。
所謂“三去一降一補”仍然繼續提出,但未來2017年的工作重點,不論報告當中怎么寫,這五項任務不過是維護去年既定方針的面子而已。不妨推測,如果2017年面臨明顯的通脹,同時經濟下行,將會出現典型的滯漲局面。滯漲局面出現后,繼續強推“三去一降一補”將從整體惡化滯漲。簡言之,商品在能賣高價時,還讓企業減少生產、減少庫存,多少有些滑稽。
但是如何在“三去一降一補”遮遮掩掩的幕布下,實際落實政策核心“脫實向虛”呢?稍后繼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