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冷淡風”一詞發明之后,最先帶火的就是日本的PB品牌MUJI。
MUJI的確不是一個富有熱情的品牌,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室內裝潢,都給人一種無精打采的感覺。事實上,MUJI早期的設計理念就是No-Design,以此創造出更加低廉、接近素材本質的產品。
而“性冷淡風”一詞原本來源于時尚界的Normcore,也就是“Normal”+“Hardcore”的合成詞。所以,“Normal”能在時尚界躥紅,憑借的并非形式上的樸素,而是通過背后的“經典內核”來作為支撐的。
所謂的“性冷淡”,不過是換了一種不那么刻意的方式繼續凸顯個性。從這個角度上講,從骨子里透著低調的MUJI和這股風尚壓根就挨不上邊。
但近些年盛行的極簡主義之風,終究還是把日本打造成了一個全民“性冷淡”的國度。 從“斷舍離”倡導的減法生活到“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幾十年如一日的職人精神,“極簡主義”已經從單純的時尚潮流升級到普世的生活哲學。在這樣的熏陶和渲染下,仿佛整個日本都在這樣的氣氛中老去了。
事實上,日本不僅仍然是最具創新精神的國家之一,也同樣暗藏著最具顛覆性的設計大師。在廣島的一間名為IC4DESIGN的插畫設計工作室中,就有一眾貌不驚人的設計師,在一筆一畫地為日本涂抹上新的色彩。
雖然國內知道IC4DESIGN的人并不多,但只要看過他們的作品,準保會讓你腦洞大開過目不忘。與當下的“性冷淡風”截然相反,IC4DESIGN的作品繁復多彩并追求細節。欣賞他們的插畫需要足夠的好奇心和耐心,因為每當你用鼠標滾輪放大一幀圖像,都會涌現出成千上萬個全新的細節等待你探索。
先把設計理念和細節元素放在一邊,光是后期的線稿上色,就不知道要看瞎多少回眼睛。
IC4DESIGN的作品很容易讓讀者聯想到風靡全球的超人氣繪本《威利在哪里》,在那套以“尋找威利”為主題的視覺大發現叢書中,讓人“密恐癥”發作的海量人物同樣讓讀者high到崩潰。讀者不僅需要從每一頁圖中找到威利和他的伙伴們,更有一些額外任務需要破解。
《威利在哪里》系列的第一本出版于1987年,盡管它的流行取決于其顛覆傳統的趣味性和復雜性,但決定這套書成為經典的關鍵恐怕還要歸功于作者的純手繪創作。
書中所有的人物和場景都是作者親筆完成的,刨去前期設計的時間,光是每個場景的繪制就要花費一個多月,這顯然是“快時代”的產物無法比擬的。由于是手繪作品,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電腦技術越是發展,反倒越襯托出這套作品的獨特和珍貴。
不過,IC4DESIGN的出現正在威脅著這個紀錄。無論是創作水準還是設計風格,IC4DESIGN都絲毫不在《威利在哪里》的作者Martin Handford之下。令人驚喜的是,這個日本設計團隊真的已經開始向童書界邁開步伐,建立了一個名為Pierre the Maze Detective的子品牌。
2017年1月,國內引進了這個品牌下的一款名為《Pierre the Maze Detective:The Search for the Stolen Maze Stone》的游戲書。在這本書中不僅延續了《威利在哪里》的所有優勢,并增加了許多新鮮的游戲元素。
整個故事圍繞博物館被盜的迷宮石展開,迷宮大偵探皮埃爾和助手卡曼需要根據神秘大盜X留下的線索,完成每個場景中的不同任務,最終將迷宮石完璧歸趙,并阻止神秘大盜X和他的手下繼續逍遙法外。
全書共包括歡樂小鎮、露天咖啡廣場、神秘村和鬼屋等15個場景,每個場景包含4項不同的尋找任務。每頁的固定任務是尋找黃色五角星、紅色小獎杯和綠色百寶箱等標志,雖然從四開的大跨頁中找到這些小零件完全是瞎眼的節奏,但這真的只是四個任務中最簡單的一個!
由于是懸疑解謎類主題,所以我們的追捕目標神秘大盜X也會在每個場景中故意設置障礙,留下帶有X標志的謎題等待讀者小偵探們去完成。當然,神秘大盜X的內心還是很善良的,因為他出的題目都帶有圖片提示,總體來說還算比較簡單。
第三部分是文字敘述題,讀者需要結合故事情節完成某項游客任務,或是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當然,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學到點兒生活常識和個人素養,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這些難題都不能滿足你的胃口,沒關系,還有更燒腦的問題等著你。
在上面這個謎題中,我們需要協助警方抓捕一名銀行劫犯,目前已知的唯一線索是劫犯手持槍械。如果你對此不屑一顧,我只能說你一定沒看過讓你百爪撓心的原圖。
《迷宮大偵探皮埃爾》之所以能吸引廣泛的讀者,就在于書中的謎題難度跨度很大。從最簡單的看圖找物,到稍加難度的邏輯推理,再到令人抓狂的終極挑戰,無論是4歲的小盆友還是40歲的大叔,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在《威利在哪里》系列中,頑皮的作者馬丁·漢德福特總會在每本書的最后重新設置一系列難題,給得意洋洋的讀者再來一個下馬威。在《迷宮大偵探皮埃爾》中,讀者同樣能在通報案情進展情況的《戲劇城時報》 中發現更加挑戰的任務,讓意猶未盡的你重新爽翻一個禮拜。
當然,能順帶多學兩個單詞,提升一下英語水平也是極好的。
如果你早就是《威利在哪里》的死忠粉,一定會認為《迷宮大偵探皮埃爾》不過是在復刻經典。別忘了,IC4DESIGN可是玩廣告創意的公司,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該如何俘獲顧客的心。在這本面向低幼和青少年的益智游戲書中,IC4DESIGN充分整合畫面中的每個細節,成功植入了另一個讓孩子欲罷不能的元素——迷宮。
在這15個場面宏大的立體迷宮中,我們需要穿過森林、走過集市、鉆過山洞、越過海洋……不過最重要的是,先要花一番工夫,找到迷宮的起點和終點。
如果是低齡小朋友,還可以請爸爸媽媽讀一讀提示,減輕迷宮的難度。當然,神級高手就請忽略不必要的文字,盡情地歡愉吧!
在2014年成功出版《迷宮大偵探皮埃爾:尋找被盜的迷宮石》之后,IC4DESIGN又趁熱打鐵,于2016年出版了同系列的涂色書和拼圖。目前國內還沒有引進,實在看得人心癢癢!
我之所以如此偏愛IC4DESIGN,不僅是因為這個小團隊所具有的匠人精神和顛覆性的創意,更是因為他們在堅持自身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在力所能及地承擔著社會責任。
2016年底,埃及聯合國婦女組織推出了一項名為“Finding Her”的運動,旨在提高埃及女性在科學、政治和技術領域中的職業地位。?IC4DESIGN與DDB廣告公司聯合創作完成了3幅公益插畫,內容延續了IC4DESIGN的一貫風格。
整幅畫面中僅出現了一位女性,讀者需要像在《迷宮大偵探皮埃爾:尋找被盜的迷宮石》中一樣,從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到目標人物。作品的主旨顯而易見,意欲在調動公眾參與性和娛樂性的同時,使大家重新思考女性的社會地位和權益。
商業性和公益性的結合,使IC4DESIGN走出了更廣博的一片天。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看似低調的工作室就將以其個性化的創意和顛覆傳統的態度席卷全球,引領一次“繁復主義”的新浪潮。所以,趁著謝耳朵那一眾wierdo們還在眼花繚亂地尋找威利,我們不妨先一睹為快,自己提前“潮”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