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開口就是“我以為…”,然后滔滔不絕,說得自己受到多大冤枉委屈一樣,把自己的問題推脫的一干二凈。然而實情恰恰與他說的不一樣。“我以為”就是借口,是推脫責任,是逃避。下面舉兩個例子:
案例一:
小孩兩歲了,因手足口病入院,辦理入院手術才知道沒有給寶寶買醫保,老婆說:我以為你買了。老公一臉惘然……
案例二:
公司的門鎖壞了,最后走的小張在微信群里發個信息:門沒有鎖上,鎖壞了。 就下班走了。負責辦公室安保的小王在微信上回了個電話號碼,以為小張會跟進處理。最后兩人都沒有處理鎖壞了的問題。
晚上十一點多保安檢查,發現門未鎖,通知領導,把小王叫回辦公室,小王一臉委屈。最后打個電話咨詢售后工程師,把問題解決了。
“我以為”,以為別人會做,為什么自己不主動作為呢!為什么想著好事情都是你的,該動手做的事情都是別人的,而自己不去承擔你的責任或多溝通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