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財富和物質的意義
所有一切物質的存在,都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存在,也就是生命的質地。
我們經常會聽到“金錢是能量”,其實就是將財富看做生命力另外一種形式的展現,這是一股活的、流動的能量。所以財富不僅僅是外在的一個數字,它更是一股活生生的能量,而這股能量必須流經我們的身體,才產生真正的意義。
我們可以想象這財富的金色光球,流經我們的身體每一個角落,滲透每一寸皮膚,每一個毛孔,和我們發生關系,產生互動,改變著我們的生命質地,它為我們帶來了健康、滿足感、喜悅等等。然后這股能量從腳下流出,我們腳下的環境發生了改變,變的更加和諧美好,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得到祝福,萬事萬物變的更加美好。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定義我和財富的關系,當我們清晰了自己是誰、我可以為世界帶來什么樣的改變,以及改變的強度與范圍,則可以召喚相應的財富能量進入我們的身體,因為宇宙間所有的生命力都在透過合適的管道去流淌。我,是一切發生的主體,當這股能量流經我,將以我想要的方式輸送出去,為身邊人乃至整個世界帶來改變。
這個關于財富意義的解讀,讓我想到了創業的核心所在:明確價值觀與輸出方式,是創造產品或者服務的前提。創業者首先要想的是,基于我自己的生命需求、天賦熱情,能夠為客戶實際解決什么問題,進而產生價值。而不是一上來就思考什么事兒賺錢?什么行業賺錢?所謂“好的商業利大眾”、企業家是“為客戶解決問題同時賺大錢的人”,商機有沉浮,行業有更迭,唯有需求永存。而你選擇解決哪個層次的需求以及解決對象的數量,決定了你的商業成就能有多大,也就是劉豐老師所說的“念力”。
02如何創造財富
物以“惜”為貴
從物以“稀”為貴到物以“惜”為貴,一字之差卻體現了完全截然相反的創造態度。以珍惜和熱愛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物品,可以改變它的存在頻率及價值。最好的例子就是:當我們愛上一個人,他變得重要,變的有價值,而這個人也因我們的珍惜和愛產生改變。
一切物質都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品質,如果你希望這種改變是向上的、進步的、好的改變,那么請謹慎選擇你的身邊物品。去選擇你真心所愛,符合你生命品質的東西,而不是堆滿各種你并不需要的物品。這不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斷舍離”嗎?
作為一個斷舍離的極致踐行者,我認為紅月老師這段關于如何創造財富的解讀,從本質上定義了斷舍離,它絕不是簡單粗暴的扔扔扔,所以很多小伙伴斷舍離的時候會有一種“舍不得”,完全體會不到很多人說的輕松愉快。
斷舍離的本質是:審視身邊物品,去除你不喜歡的,不需要的、不再有價值的,留下真心所愛,符合自己當下生命品質的物件。如果你還是喜歡,覺得需要,那不需要去除,也就不會覺得“舍不得”。斷舍離的關鍵是深度的覺察和準確的判斷,去除和留下,整理和歸位,然后處處怦然心動。
所以對人、對物品包括財富,當我們懷著珍惜的態度,才能充分體驗和享受到它的服務和陪伴,欣賞它的價值,在它要離開之際,我們可以毫無遺憾并滿含祝福。這一點紅月老師舉了一個生動有趣的例子解釋了財富的流動。
消費的時候我祝福店家因我的財富流動而變的更幸福,發紅包時祝福我們的朋友變的更好,從我們手里流經的每一份錢都滿含祝福,我們的金錢寶寶因祝福而發光。
當它進入流通市場看到其他金錢寶寶時,它興奮的訴說著自己上一個主人有多么棒,他是那么的珍愛它,他給錢寶寶準備的家干凈整潔又寬敞。其他錢寶寶滿含羨慕的問到:這個人在哪里?這個錢包在哪里?我也要去!
好可愛的錢寶寶,所以你還要整天想著如何節約么?還要在消費的時候覺得肉疼么?節約背后的心理是匱乏感,是強迫自己要喜歡和小心地對待,而珍惜則來源于真實、自然的喜愛,任何物質的存在都攜帶著信息在流動,不同的信息產生完全不同的財富結果。
記得滿含祝福對你的錢寶寶說:“hey,到了說再見的時候,謝謝你帶給我的美好,祝福你帶給下一位主人更多的快樂和幸福,別忘了帶更多的朋友回來喲,你知道我有多愛你?!?/p>
同時在接到一筆錢時,無論多少,請帶著感恩和喜悅之心,感恩上一位主人的祝福,開心的迎接錢寶寶回家。這也就是日本財富導師本田健老師所講的,你對金錢施與受的態度決定了你的金錢之流——收入與支出的兩條河流能否平衡和順暢。
透過欣賞和祝福,我們也就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福力磁場”,它強力的吸引著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好東西,不僅有財富,更包含了健康、好運、創造力、智慧等等一切宇宙所有,這就是創造財富的本質。
不要再僅僅以金錢的標準去計算得失,每一件事為自己百分百負責,跳出所有的條件、要求,宇宙則會按需回饋我們,這里沒有浪費、沒有白白付出,所有的能量充盈回旋于整個宇宙天地萬物間。
有時我們會抱怨自己很辛苦,投入的事情,賣力的付出得到的金錢卻很少,記住不要再訓練自己把“金錢標準”變成衡量人事物的唯一標準,什么都貼上一個價格標簽。
只要你真心所愛,百分百付出,這絕不是價格可以衡量的,它是人世間最珍貴的無價之寶。宇宙媽媽會以健康、快樂、支持、好運氣、更多的智慧和自由、靈感等等一切你無法想象的方式回饋你,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上帝寵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