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第七:不斷精進(8)

譯文參考自《隱藏的論語》。

解讀只是個人暫時的淺見。

接下來幾章好像是在講不斷精進的內容。

7.28

【原文】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p>

【譯文】

孔子說:“也許有些沒有智慧的人,能自己創造出智慧來吧,我不是那樣的人。多聽,選擇好的方面加以學習。多看并記取于心。我這是次一等的獲得智慧的方法?!?/p>

【解讀】

這里重點講了三個認知的層次,最厲害的人就是天生就知道的人,其次是像孔子這樣多聽實踐的。再其次是多聽而能看的很清楚的。這三種的境界都挺高了。

7.29

【原文】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p>

【譯文】

互鄉那個地方的風氣不好,人都不講道理,孔子卻會見了那里的一個童子,學生們都感到疑惑不解??鬃诱f:“贊許他的進步,不表示贊許他的不足,那有什么不行?有人悔過自新、要求上進,我們贊許他悔過自新的做法,并不等于擔保了他以前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p>

【解讀】

這里就講人的可塑性很強,而且凡事都向前看,人可以不斷的改正。所以不要去盯著過去的錯誤,能改正就好了。

7.30

【原文】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p>

【譯文】

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遠嗎?我心想要仁,仁就在那里了。”

【解讀】

這里孔子繼續講仁,只要心發仁心,也就達到了仁。只是要持續做到才是君子。

7.31

【原文】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yī)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p>

【譯文】

陳司敗問:“魯昭公知禮嗎?”孔子說:“知禮。”孔子出去以后,陳司敗向巫馬期作揖進言說:“我聽說君子不會偏袒他人,君子也會偏袒別人嗎?魯昭公娶了一個吳國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卻將她改名叫她吳孟子。他若是知禮,誰不知禮?”巫馬期把這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幸運,一旦有錯,就有人給我指出來?!?/p>

【解讀】

這里講孔子對待自己的錯誤是欣然接受改正,所以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

7.32

【原文】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hè)之。

【譯文】

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必定請他再唱,然后自己跟著唱。

【解讀】

這里通過學習音樂的方式來表述孔子的不斷精進的習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譯文:孔子說:“只是陳述不是創作,相信并且愛好古物,私下以為比...
    貓仔隨筆閱讀 701評論 0 0
  • 兩個人彼此相相遇的機會有多微?。?就像在臺風中見到星星一樣微??! …… 慶幸,秀恩還是遇到了秀浩。 當清純漂亮的校...
    羋修閱讀 518評論 0 0
  • 凌晨四點,糖晶習慣性地醒來。她睜著眼,并沒有起床的打算。 糖晶突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她被這個想法,嚇到了。想了很...
    李柒月閱讀 1,21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