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村旅游展現廣闊前景
關鍵詞:鄉村旅游
★?“春觀花”“夏納涼”“秋采摘”“冬農趣”
★?“家家門前長流水,戶戶庭院花飄香?!痹谔镆?,在水鄉,在林原,在山川,觀賞景色、領略民俗、體驗民宿、享受美食
★?從“小生意”到“大產業”,鄉村休閑游的發展可謂數量與質量并重、口碑與口袋雙贏。
★?不再是農家樂、采摘園等單一業態,而是開展創意設計、餐飲住宿、文創商品、特色農產品銷售等多業態運營;不只是自然風光、休閑度假等傳統開發,而是挖掘文化體驗、生態涵養、健康養生等復合型價值。
★?從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到鄉村特色產業相繼涌現,從鄉村新型服務業穩步增長,到農村創新創業明顯提升,鄉村休閑游日益成為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一方面,要補上出行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旅游品質;另一方面,也要找準定位、突出特色,把鄉土風貌、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
二、把年輕的優勢和干勁發揮出來
關鍵詞:青年干部、
★?年輕,有的是體力和精力,苦點累點沒什么,脫貧拖不起!
★?他們奮斗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奔波在項目建設的陣地上,探索在深化改革的深水區,為改革發展各項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不竭的動力。
★?優秀年輕干部要把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作為人生信條
★?要強化自我修煉,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有規矩,‘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在工作方式上,口號多、落實少,表態多、行動少;在具體工作上,愛干容易出成績的巧活俏活,不愿做打基礎、利長遠的慢工細活;表面上很有親和力,實際對群眾真正急難愁盼的問題、對于企業合理合法合情訴求,不敢不會撲下身子去解決,不碰問題、不觸矛盾、不拔釘子
★?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
★?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更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
★?把真正擔當干事的年輕干部用起來,讓平庸無為的干部混不下去,優秀年輕干部就會不斷涌現。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蹦贻p干部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
★?正確對待“年輕”二字,把年輕的優勢、年輕的干勁發揮出來,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
三、問政“小事”解決民生難題
關鍵詞:問政、民生
問政,要“問”準真問題。
問政,要“問”出真重視。
問政,要“問”到真整改。
★?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們就要努力去辦,而且要千方百計辦好
★?在破解基層普遍存在且反復發生的問題中找差距、補短板、除病灶,?!皢枴蹦切┤罕娮罴弊钆蔚珠L期解決不了的“老大難”。
★?我們圍繞三大攻堅戰,圍繞群眾痛心的“微腐敗”、鬧心的“辦事難”,圍繞營商環境“中梗阻”問題,圍繞“四風”突出問題開展問政監督,成效顯著。
★?問政整改,不是一事一改,而是把握治標與治本的關系,深入查找漏洞,統籌施策,源頭治理。
★?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統一、大轉變、大落實活動,改進干部作風,在建章立制中追求更利長遠的效果。
★?“問政”不做秀、不摻假,久久為功,就能“問”出清風正氣、興業環境、民生福祉。
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關鍵詞:教育發展
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強化師范院校的教師教育辦學特色。
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水平。
重點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
★?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在健全學科支撐體系、推動各類課程協同合力、促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著重錘煉學生的品德修為,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建設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是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升級的重要支撐。
★?創新教育“扶智”路徑,促進區域人才均衡發展。
★?強化與地方的辦學合作和對口支援,以教育幫扶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要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增強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充分利用新興技術和各方資源,推動教育組織形態和管理模式變革創新,提升義務教育均等化水平,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增量提質。
★?激發大數據時代的教育活力,構建教育質量評估監測機制,建立更加科學公正的考試評價制度,健全教師職稱、崗位和考核評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