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早開始,騰訊公益“小朋友”畫廊H5在朋友圈內廣為流傳,刷屏級。
什么是刷屏級?只有大量廣告傳播人以外的用戶群主動進行分享,短時間內能在朋友圈內爆發性增長的案例,才是刷屏。刷屏不是自HIGH,而是實打實的用戶傳達。
那么,在席卷朋友圈的圖片背后,我們能看到怎么樣的事情?作為一個對公益向來抱有善意的個人,我想說說自己的想法。
具備所有熱傳素質的優秀H5
點擊進入H5后,為用戶展示自閉兒童or青年的36幅繪畫作品。線條或簡單或奇特,顏色或單純或絢爛,每幅繪畫作品下方都有文字說明。如果愿意,你可以用一元起的價格進行購買,會獲得分享圖與繪畫壁紙。
H5的背景音樂是麥克萊恩的《Vincent》,是一首用于紀念梵高的曲目。除了這個小亮點,值得稱贊的地方還有很多:
1. 跳轉很流暢,無阻礙
2. UI設計優秀,好品味
3. 一元即可捐,降門檻
4. 生成分享圖,宜傳播
5. 另外,騰訊公益在29日中午緊急修改了項目說明,避免捐款者在資金用途方向的存疑。
整個H5項目很好的滿足了用戶的自我感覺表達。超低的入門門檻,也比那些繪畫慈善拍賣會要親民許多。感謝騰訊帶來的巨大流量,一個BAT級別的企業做信用背書,帶來的杠桿力量果然壯觀。
騰訊公益、愛佑未來和WABC無障礙藝途
H5的制作方是騰訊公益,資金流向是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項目方為WABC無障礙藝途。
騰訊公益就不需要解釋了,每天捐步數的微信用戶不在少數。根據公開可查的資料,歷史善款總額為21億元,歷史愛心總人次1億2千余萬。
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是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冊成立的公募基金會,專注于對處于困境兒童的全方位救助,和支持公益慈善領域社會組織的發展。根據官網數據,募捐總款在9800余萬元,馬化騰在基金會中為理事身份。
WABC無障礙藝途是一家非公募基金會,無法面向公眾募捐。因此在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下設立專項基金,用來支持心智障礙人士藝術療愈課程的開展。
至于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的區別,如下文:
1. 收入來源不同。公募基金會可向全社會公開募捐;非公募則是自己出資,將一定款項用于慈善事業,也可依法接受來自特定范圍的捐助,捐助者是企業或個人。
2. 支出比例不同。公募基金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總收入的70%,人員和辦公經費不超過支出的10%;非公募基金則是第二年的支出不少于上年余額的8%。
合規化操作,是一切公益活動與行為必須經過的渠道。善心雖好,在合法方式中表達出來,方有公信可言。
同樣需要關注的,是那些有“疾病”而又恰巧不是天才的人
好多藝術家都有心理疾病,并不等同于有心理疾病的人都是藝術家。當患者中的天才受到關注,籍籍無名者則在一旁沉默。
有天分者,始終是少數。但疾病與痛苦的降臨并不會看重這個身軀的靈魂,而以一種厄運隨機出現,任性而為。
這些年參加過很多慈善活動,在冬季里幫孩子們搬運窖藏白菜,在夏季里幫他們打掃衛生。從讀書嬉戲到體力付出,我做的都是微小的事情,可各式各樣的待幫助兒童著實見過許多。可惜天才極少,默默無聞的普通者,才是他們更準確的畫像。
下圖是筆者某次遇到的大涼山孩子。他們沒任何特長,普普通通,對陌生人不甚熱情,但需要的關注,并不比那些“天才”要弱上幾分。這才是慈善事業中需要面對的絕大部份狀況,一種名為“貧窮”的疾病。
他人口中道德綁架,更像是道德危機
”這個活動純粹是道德綁架,分享動因主要來自于同儕壓力。“
“一元錢可以裝兩個比,藝術比和慈善比”
“捐錢就是幫助投資商撈錢“
看到這樣的說法真的笑出聲兒來。一個0門檻的慈善活動,看到別人的分享,沒必要以一副“我是獨立思考”的姿態來鄙視眾人,擺出“一人獨醒”的樣子。人生可以艱難,但內心沒必要險惡。為公益事業做出的小善良,可以無閃光,可以藏私心,但不應被侮辱與鄙視。
我贊同對任何公眾募捐的質疑,但堅決反對沒有調查的質疑。所謂造謠碰碰嘴,辟謠跑斷腿。說點題外話,在這個需要原著自證清白的而不是抄襲者自證未抄襲的體系內,真心痛恨所有的謠言制造者。
另外,29日下午3:00,該項目的1500萬募捐目標已完成,H5已經停止接受捐款。
最后,作為個體,感謝騰訊作出如此優秀的公益傳播作品,也感謝苗世明以及他的WABC,希望這個世界能更加明亮與美好。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好奇心觀察」,讓我們一起充滿好奇的觀察這個星球上人類與互聯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