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我們與孩子 | 當你生氣時(三步驟)

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是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渠道,尤其是面對我們的摯愛,面對最親近的人時,我們通常會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但是,面對孩子,學會處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于維系感情,培養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以及應對和解決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

那我們就來說說,當你生氣或者憤怒時,到底應該怎樣做?

在我們以往的成長中,經常被告誡,我們要“忍耐”,當我們在一片混亂中能做到不動聲色時,我們通常還會很驕傲,當然,忍耐看起來似乎比發怒要難得多,也好的多。但是真實的感情被隱藏了起來,這并不是對待孩子時應有的狀態,我們該怎樣?生氣嗎?

我們經常發牢騷,“他太讓人失望了”、“我的火不打一處來”、“每次這時候都控制不住發火”……但是用生氣的語調表達愛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會讓孩子產生困惑,他聽到的都是語氣里傳達出來的憤怒。

當我們發怒時,語言就失去了理智,我們大喊大叫甚至開始辱罵,當結束的時候又會感覺內疚和后悔,但又不可避免的再次發生。

憤怒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所以不要輕易的發怒,怒氣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還能夠給孩子一些啟發,聰明的家長是能既不辱罵孩子而又能通過言語來釋放自己的情緒。

那面對孩子,究竟要怎樣應對生氣和發怒這種狀況的到來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都不是圣人,都會發脾氣。同樣,面對孩子,我們也需要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前提是我們不去攻擊和批判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

然后,做到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解釋原因。

盡可能的在發怒之前,先把生氣的原因盡量詳細的說出來,而且要盡量使用陳述性的語句。

比如,你可以說“當我看到你沒有吃完飯就跑來看電視,也沒有收拾好桌子,桌子上什么都有,一片亂糟糟”,而不是說“你怎么又沒吃完飯就跑了?”;

你可以說“我看到,你剛才用手打了你的妹妹一下”,而不是說“你怎么能打妹妹呢!”;

第二,說出內心的想法。

解釋原因之后,要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告訴孩子自己現在的感受和情緒。

比如,你可以說“看到你打你的妹妹,我的心里像是有一團火在燃燒,我真的很生氣”,或者“我看到這亂糟糟的一堆,我感覺非常生氣,氣的我都有點想要把盤子給扔掉”。

在這一點中,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盡量使用人稱代詞“我”,而不是“你”,我們要說,“我感覺很生氣”、“我氣急了”;而不是說,“你讓我很生氣”、“你做的太讓我失望了”、“你瘋了嗎”………

第三,表達希望的行為。

要向孩子說明,在這件事上,自己希望看到他是怎樣做,而不是在一次次憤怒之后再表達內疚和愛。

比如,你可以說“我希望我們的沙發上是整潔的,沒有亂糟糟擺放的玩具”,“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吃完飯再去看電視”。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釋放怒氣,減少對孩子心靈的傷害,不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可能會因為憤怒而拋棄他,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安全的表達憤怒,讓孩子懂得憤怒是一件正常的事,只要合理的表達,就能夠被接受。

再比如,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向小伙伴扔小石子,而且砸到了別人時,你有些生氣,很容易用憤怒的語氣責備孩子,“你干什么呢?這樣做很不好,是不對的,把小朋友砸壞了怎么辦呢?快去道歉!

孩子當下的情緒是不安的,甚至可能是恐懼的,他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者只是在游戲,這樣的言語對于孩子來說極有可能成為一次打擊,他會一次次的沉默并且不敢再去行動或者表達,甚至會反叛,認為父母不愛自己。我們成人總認為,孩子會理所應當的感受到我們所有的愛和包容,但卻容易忽略,孩子也很容易因為我們的情緒,認為我們不愛他,要知道,這在一個年幼的孩子心里,是很正常的。

不妨試著按——發怒三步驟來做:

“我看到了你剛才拿起小石子扔向了那個小朋友,還正好砸中了他”

“我感覺很吃驚,甚至有些生氣,因為人不是用來傷害的,我們不能像人扔石頭”

“我希望你可以向沒有人的地方扔石頭,還可以練一練你扔的技術,那么現在,我想,你應該去跟小朋友道個歉……”

雖然這個步驟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我們有很強大的意志,需要我們盡量控制自己。其實當你一感到自己馬上要怒火中生時,你要立即做出三步驟的第一步,并盡量讓自己平靜的說出來,緊接著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伙伴而不是附屬品去對待。相信,慢慢的,你就會看到自己的變化,并能看到孩子因為自己的改變而發生的種種變化和成長。

爸爸媽媽,我想聽你好好說


分享實用的育兒理念和觀念

一起探討和幫助孩子的成長

本文原創,轉載需說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個世界上的精英永遠都是極少數的。 今天遇到一個同事,看到手上帶著的一個小米手環,可以看時間,計步,測心率等等。想...
    一訪文閱讀 769評論 0 7
  • 王金柱教授從事骨科專業40余年,繼承和整理老一代名醫的臨床經驗,對各種類型頸椎病、急慢性頸、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
    長安心閱讀 570評論 0 1
  • 塊級元素和行內元素分別有哪些?動手測試并列出4條以上的特性區別 塊級元素:div , p , form, ul, ...
    Gia_Mo閱讀 24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