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判斷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
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
<18.5 偏輕
18.5-24 正常
24-28 偏重 > 28 超重
WHR=腰圍(cm)/臀圍(cm)
理想 還行 小危 告警
男 0.85-0.9 0.9-0.95 0.95-1.0 >1.0
女 0.7-0.75 0.75-0.8 0.8-0.85 >0.85
理論與精華
一個人不論胖瘦,體脂比例是確定的
——進一步解釋就是,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體質的話,節食或者有氧運動是不能改變自己體脂比例的,所以你不要妄想通過節食和有氧運動來減少自身的脂肪,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體質,也就是體脂比例,如何改變:通過間歇性高強度運動,讓自己的肌肉更多,一旦肌肉的比重增多了,脂肪的含量就減少了,因為肌肉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如果每天攝入不變的話,就會有大量脂肪被消耗掉
——所以最后說一句人話:我們要讓自己身材更好,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身體構造之間的比例關系,即讓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打破以前的常態,此消彼長,才是王道,最后你會發現,原來所謂的健身達人只不過在維持一種平衡罷了,這種平衡是他們以前通過努力換來的,現在他們只需要維持這種平衡就好了。
——最后也應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要妄想不勞而獲,也不要看到別人好的東西都以為是天生的是父母給的,其實都是自己苦逼過來的,現在你看到只不過人家只需要花很小的力氣維護的東西。
高強度的間歇訓練和無氧運動則像白領,雖然一開始看似收獲不大,但你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你的幸福感更高。
要變成一個低體脂的人,就必須從力量訓練開始,通過調節基礎代謝,讓自己變成低體脂儲備的體質。
通過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來減重,對于體重正常的人來說,效果很差。
事實是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在燃燒脂肪。
在不改變身體基礎素質的情況下,單純的熱量支出后,身體會迫使你攝入,吸收更多的熱量,償還你這次有氧運動消耗的脂肪。
長時間的慢跑和快走并非最佳減脂運動。
推薦一種最佳方式:Hign-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就是一種高強度運動與低強度運動間歇交替的訓練方式,只要運動中的強度是高低交替的,都可以視作廣義上的HIIT。比如你快跑一會兒,慢跑一會兒,或者汽車沖刺與慢跑交替,都是HIIT訓練。
一般是指進行多次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在每兩次高強度運動之間以低強度的運動或完全休息形成間歇性。
高強度-->生長激素(減脂)
高強度-->乳酸(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高強度-->腎上腺激素(促進身體燃燒脂肪)
HIIT-->脂肪-->變肌肉-->肌肉燃燒熱量-->持續性-->身體耗能多了-->體脂減少
【注:--> 導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