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教師成長的畫卷——語文教師如何獲得專業成長

時光匆匆流轉,日子在繁蕪的忙碌中低調往復。轉眼之間,夏已去,秋已往。這個暑假讓我留戀不舍,只因一場年會的到來,它一改原來的雞零狗碎,承載了我尋求夢想的喜悅和難得的踏實清凈。

這些悠閑地日子里,我聆聽專家、名師們悠長深厚的話語,激蕩起內心的共鳴,語言承載的思想更是讓自己的精神接受了一次洗禮。于是,在開學之際,我帶著探求,帶著理想去描繪我成長的畫卷。

我在一所老校,有優良的校風,只是師資隊伍越來越單薄,老齡化嚴重,新生力量缺乏。幼稚無知的自己不求上進,隨波逐流,年紀輕輕竟無所事事,早早進入“養老”的狀態??陀^上教學任務的瑣碎與繁重懈怠了專業知識的積累。從教七年來沒有只字片語的發表,也沒有驕人的教學成績,回想起來深感慚愧。語文濕地的年會仿佛一道亮光照亮我前行的路。從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追求到自我發展的方法和人生的活法,各位專家和名師,或娓娓道來,或現身說法,為我解疑釋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各位名師的引領使我知道,教師的專業發展,首要的是教師要有自我專業追求,但僅有追求是不夠的,還要體現在行動上擁有專業探索的精神。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到專業提高要靠不斷地反思。我們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探索與追求中成長。

(一)啟程——自發追求

教師成長固然有賴于好的環境,但更重要的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如今才明白,社會是課堂,實踐是礪石,他人是吾師,自身是關鍵。只要務實肯干、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就會在現實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并以自己的成長影響他人。

我來自農村,那片沃土把執著追求和腳踏實地的精神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生命——我堅信要自強不息,要奮力拼搏。不管在哪個單位,從事哪個階段的語文教學,只要用心做事、任勞任怨,總能成長為業務骨干,做出成績,實現自身的價值。暑期不斷的積累已經成為我的自覺行為。開學后,在瑣碎繁雜的工作之余,我也要努力擠出時間來讀書、寫筆記,寫教學隨筆,記教育心得等。我認為想要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就靠韌勁學習,靠闖勁實踐,靠恒勁積累。教師的自我專業追求如果內化成信念,就會變得更堅毅更持久,就不會被輕易消解。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擁有他,生命的種子就會迸發出無限潛能,生根、發芽、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跋涉——自覺嘗試

作為教師,僅有專業追求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行動上要有專業探索的精神。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要沖破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藩籬,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生活的體驗和情感的獲得。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奠基,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奠基是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

1.超越教材

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F在的我們自豪,自豪的是中華民族文化資源的豐厚,可是我們卻痛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人人文素養越來越單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季節引導他們走進閱讀的廣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2.超越課堂

肖培東老師在《教育的美好姿態》一書中提到:“當我們的智慧止于學校及書本之時,無限精彩的世界就被關在門外,布滿試卷的就會是日漸萎靡與狹小的心靈世界?!蹦敲慈绾巫屨Z文課充滿一種文學氣息?那就要大膽對課堂改革,對教材調整。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超越課堂,我們語文教師要敢于像王君老師那樣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走進更廣闊的天地。

3.超越教師

引導學生超越教師,實際上是教師的一種自我超越,是教師富有時代魅力的精神境界。首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學生們一起探求真理、發現真理,創設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臺。語文的學習應該尋找一種和學生談話的輕松、平等、親切的和諧氛圍,引導學生從鮮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獨特的情感,從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永遠相信自己教給學生的和學生交給你的一樣多。

其次,讓學生超越教師,還要把思考、發現和批判的權利交給學生,不能讓學生機械地接受教師的答案。一個從小就不會用自己的腦子去分析思考和辨別批判的人,我們怎么能指望他去開拓創新?我們既追求語文教育人文底蘊的積淀,我們也譜寫思想突破牢籠的教育詩篇。其實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語文教師能成為學生終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師生在語文課堂上一道成長,這才是理想的學習,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探索——自悟提升

抱守自己的經驗或成績,自己的專業就會停止成長。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既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更要改變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既要緊貼地面行走,又要懷抱問題意識,大膽探索,竭力追求專業發展。新學期,我特意向學校領導申請任教初一,因為多年來教的都是老課本,多年來更多地撲在中考應試上。借更換部編新教材的時機,我決定從頭再來——找回我愛的語文,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語文之路,找尋一條通往心靈深處的成長之路。

“成為名師,不是包裝出來的,你需得向語文奉獻你的思想,你的實踐。名師之路沒有捷徑,你得用一堂堂的課,一篇篇的文章,一場又一場的報告,一個又一個語文成績優秀的班級去鋪就。”肖特讓我明確了新學期該做什么:不停地課堂實踐,不停地閱讀書籍,不停地思考教學,不停地寫作再寫作。

(四)反思——自省常新

教師是否愿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和專業提升,要靠不斷地反思。李鎮西老師說:“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反思型教師,帶著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苯處熥约旱慕逃罹褪且环N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該不斷反思。只有“在反思中撕碎自己,才能塑成嶄新的你”。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窗外月色如銀,微風習習,輕薄的窗紗徐徐飄起,飛揚著浪漫。靜聽蟲鳴的低吟淺唱,我深悟作為教師的教育使命,帶上使命整裝待發,去描繪教師成長的畫卷。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8年8月26日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