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記--關于“前功盡棄”這個詞

現在回想,“前功盡棄”這個詞本身就有惋惜和不甘的意味。

在一件事情付出的越多,沉默成本就越大,怎么會輕易的讓結果不好呢。

明明就很在乎結局,卻把關鍵的事情放在不確定不篤定的事情上,是不是更讓結果未知呢?

最近,被安排著組織一次活動,時間緊,前前后后反復聯絡,臨到了活動前一天,說讓去當地踩點,看看實際的情況,確定路線,車程,接待,餐點等等。中午通知出發,單程2小時的高速,然后點菜,再換個間距1小時的地方,再確認信息,然后接著2個小時的返程。

所有東西都確認好了以后,在第二天,就是活動的當天,居然要改行程,改成了沒有踩點的行程,只是聽當地人的描述(說實話,我對山里大叔們的時間感和距離感心存疑惑,有次,他們說20分鐘的路,我硬生生走了一個小時),就堅決的換了行程。

那個新的行程,真正實施的時候又果然跟當地人的描述不一樣,大家興致沒有那么高了,走走停停,等人消耗時間精力了。

眼睜睜看著覺得還不錯的上午行程和中午飯的感覺,被下午的不爽給抵消了,本來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變成了不爽的印象。

前面付出的努力啊,都被固執己見給浪費了。

真是心有不甘。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