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294季氏第十六7》

《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294季氏第十六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學習筆記】

今天是丙申年壬辰月癸未日,三月廿五,2016年5月1日星期日。五一勞動節。

一,錢穆先生的譯。

先生說:"君子當有三戒。少年時,血氣未寧定,當戒在好色上。壯年時,血氣正剛強,當戒在好斗上。年老了,血氣已衰,當戒在好貪求得上。"

二,孔子說"君子有三戒",說的是君子,當知君子之外有一個小人在。這三戒是做人立品的分別處,孔子是說,我們要在此處筑起堤岸,樹上界碑,不要墮落到小人處去,所以叫做"戒",戒就是界,疆界、國界、邊界、界碑。

三,《四書集注》里,朱熹先生選錄了一位"范氏"的話,讀來真真親切,特錄于下。只因孤陋寡聞,二則沒有專門查閱,不確知"范氏"是哪位先生。若有知者,請指教為盼,學了他的學問,得了他的教誨,要知全名,至少在心里向他鞠一個躬,道一聲謝謝。

范氏講解說:"圣人同于人者血氣也,異于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是以年彌高而德彌邵也。"

三,"血、氣、志"三者關系是怎樣的?

1,下面這一部分的講解頗費精神,涉及陰陽理論,又涉及《黃帝內經》之魂魄理論。恐怕是有《黃帝內經》基礎者嫌其淺陋,而無基礎者言其深奧。但是,若能通其言論,知其主旨,則助益非凡。盡力而為。

2,對于人的研究,中國文化不是簡單粗鄙的唯物論方法。中國文化是將人的自然性的欲望和社會性的智慧,統而視之,此即天人合一。所以,孔子一句"血氣",我們通過整體文化內涵,而將"血氣"二字分拆為"血、氣、志"三字,這一拆,反成了連接,連接到我們整體文化內涵之中,浸潤涵游。文化有追溯的特點,久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今天,我們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尤其需要留意這一點,留意到了,或可避免將《論語》視為格言集,如果僅僅視其為格言集,則營養近殆,精妙盡失,神氣全無。會有人去嚼干癟的甘蔗嗎?但是,現在的中國人卻像外國人讀《論語》一樣,視其為格言集。過去,我也是其中之一,現在改過了,也呼吁中國的讀書人也改過。

3,血、氣、志,是中國文化中陰陽理論的關系。"血陰而氣陽",血是陰性的,氣是陽性的。兩者每每相對。王夫之先生講解道,氣清而血濁,氣動而血靜,氣無形而血有形。

血,因其有形而靜,所以滯累而不能受命于志,濁,所以與外物相為攻取。這一點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血液病,血液受到感染病變的醫學現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血的這一特點:血液易于與病態合體,讓血液變得更好卻沒有這種說法,血液最好的狀態就是當它沒有變壞的時侯。我們最多能夠做到制其不為惡而已足,不能指望它能為善助益于人。這是物質層面而言。再者,從精神層面而論,血性能影響氣性,而且照例是拖下水,拖著它朝著物質性動物性自然性的欲望一面掉下去,如英雄氣短。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血為陰"體現的是人身上的動物性、自然性、本能欲望,它具有逐欲而去的沖動。所以,好色、好斗、好得,這體現了血對氣的驅役。

4,君子為什么能"戒色、戒斗、戒得"呢?

君子是"以志帥氣"。

一個志字,人即從動物性中抽足而立定,站立為高高大大,堂堂正正的人,成為社會性的人,氣也擺脫血的驅役,反過來,以氣為主人,領導血性。

四,試著跟隨王夫之先生淺論三者關系:志是心志,心如果不戒這三樣呢,就倒過來聽命于氣,而氣則聽命于血,最終結果是:心聽命于血。顛倒過來了。

心是君主之官,負有保證我們做主人的職責,如何反聽命于血了呢?會發生這種事嗎?會。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心是魂、魄之合",心既合于陽魂,又合于陰魄,所以也會存在心反過來聽令于血的情況。

這里涉及到魂魄的概念,《黃帝內經》詳細論述了我們人有三魂和七魄,并且精妙到將每一魂、毎一魄命名,使我們在了解自己的身體、精神合一的生命方面作出了不起的貢獻。由此我們知道了,魄雖然屬靈,但仍然屬于凝滯重濁一邊,魂又輕于魄,心比之魂還要清,可見心之輕微。從生物學實驗角度,我們的腦質子確乎微乎其微。雖說如此,心是魂、魄之輕清者合成的,所以君子在這上頭做功夫以治魂、魄。有了這番功夫在,心就是君主之官;

心,是君;氣呢,是將;血,是兵。如此,潰卒脅迫將領綁架君主就是可能的;我們呢,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任將以制卒。一正一反,道理是同一個道理。

以上是"志、氣、血"三者的關系簡述。錢穆先生講解說,以志帥氣就是以心理統率生理。君子終生有所戒,就是君子終生持志,則其血氣無時不為志所率。現代人說到志氣,多指有為,不知有戒,這個認識就偏在一邊,不夠全面了。

人最要緊在于立志,志氣為主,則血氣每個階段都能聽命。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論語>》張居正著

《論語正義》劉寶楠著

《論語新解》錢穆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需要原文檔(因文體限制,部分表格無法呈現)請聯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醫仲景協會整理收集 《內經選...
    陶墨閱讀 34,805評論 0 33
  • 《金文誠〈論語〉學習筆記296季氏第十六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
    金吾生閱讀 488評論 1 0
  • 好像中了魔咒一樣,終究還是沒有跨過這道坎,造成今天這個后果,完全是因為我的錯,是我不該因為我的無能去奢求你應該怎么...
    是夢終醒cc閱讀 403評論 0 0
  • 條紋衫是每個女生衣柜中必備的單品之一,它簡直就是搭配神器,但是要搭得出彩,還是需要向IT Girls偷師學藝的。條...
    拍范閱讀 297評論 0 0
  • 在人際交往和工作中,有些人能口若懸河卻又條清縷晰地表達、有些人對別人的講話似乎心有靈犀一點就通、有些人寫文案信手拈...
    靜夜聽雨_787f閱讀 1,034評論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