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阿姆斯·夸美紐斯,生于1592年,死于1670年,是一位以捷克語為母語的摩拉維亞族人,捷克偉大的民主主義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擁護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大教學論》中提出。提出統一學校制度,主張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級授課制度,擴大學科的門類和內容,強調從事物本身獲得知識。主要著作有《母育學?!?、《大教學論》、《語言和科學入門》、《世界圖解》等。
1604年,12歲的夸美紐斯失去了父母;兩位姐姐也相繼夭折。他早年失怙,淪為孤兒,被寄養在姨媽家里。這不幸命運的打擊中斷了他在兄弟會初等學校的學習生活。
1608年,受兄弟會資助,夸美紐斯入普列羅夫市的拉丁文法學校學習。在校三年期間,他刻苦自勵,發憤學習,成績優秀,表現出卓越的才能。
夸美紐斯受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對人具有的智慧和創造力充滿信心,主張通過教育使人獲得和諧發展,希望通過教育改良社會,實現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論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謂“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過接受教育而獲得廣泛、全面的知識,從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發展。他主張學習廣泛的知識,掌握學科知識的精粹;強調所學內容要對實際生活有用;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以及各種語言的學習;注重學生行動能力的訓練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學論》中開宗明義“它闡明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全部藝術”,并試圖通過教育實驗來實現“泛智教育”和“泛智學?!钡睦硐???涿兰~斯在《大教學論》中還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學原則,如直觀性原則、啟發誘導原則、量力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以及因材施教原則等。這些原則依然是我們今天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遵循的基本原則。
夸美紐斯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從理論上詳細闡述了班級授課制以及相關的學年制、學日制、考查、考試制度。雖然早在歐洲宗教改革時期,在耶穌會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已經出現了分班、分級教學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規定教學進度。但是,夸美紐斯是對班級授課制等作系統理論闡述的第一人。他以太陽的“光亮和溫暖給予萬物”而“不單獨對付任何單個事物、動物或樹木”為依據,論證了班級授課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普及義務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實際上是對所有兒童授以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從事腦力勞動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則更是少數“智者”的權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夸美紐斯打破了封建主義的禁錮,主張人人有權利接受教育的主張,適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 ? 口訣“夸大自然拌飯”